-
友情链接:
王偁(1370—1415),字孟扬,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举人,闽中十才子之一。永乐初,荐授翰林院检讨,进讲经筵,任《永乐大典》副总裁。永乐八年(1410),因解缙被诬案,受株连下狱死。
洪武戊寅(1398),王偁曾编刻其师、元代闽县理学家吴海所撰《闻过斋集》八卷。杨士奇《吴鲁客文》曰:“闽人吴鲁客名海,近时闽中之文以鲁客为巨擘。其徒王孟扬编刻以传,此册孟扬为翰林检讨时见赠者也。”
图片
此原刻本今已无存。后来刻本中有王偁后跋,应为其刊竣之时所撰。其中有云:右《闻过斋集》一编,乃先师鲁客吴先生之所著也。偁惧其久而湮没不传,遂与同志谋锓之梓。呜呼,惟先生以刚明仁勇之资,充圣贤诚正修齐之学,不幸生非其时,视当世有不可为者,于是卓然长往,终身不污一命。……偁得受学于先生之门,今去先生十有五年,而先生不可作矣。顾以偁之不肖,不能继承先志而先生之道之闻也。再览遗文,涕泗交作。岁次辛巳仲秋初吉,门人灵武王偁谨识。
图片
按,王偁此刻本,刻印于建宁府,乃其委付建宁知府芮志文刻印于建阳书坊。此本即《天一阁书目》所录之本,非洪武间有二刻。芮氏事迹,见本书“芮志文”条。
弘治《八闽通志》卷六二载:“王偁,字孟扬。永福人,翰之子也。翰死于义,时偁生甫九岁,翰之友吴海抚而教之。洪武中领乡荐,为国子生。……永乐初,以荐授翰林院检讨,进讲经筵,修《永乐大典》为总裁官。”
图片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王偁任《永乐大典》副总裁时,与解缙交好,“坐缙党,下狱死”。解缙曾为王偁的《虚舟集》作序云:“永乐初,内外儒臣及四方韦布士,以纂修集阙下数千人,求其博洽幽明、洞彻古今、学博而思深如孟扬者,不一二见。然孟扬之为人,眼空四海,目如曙光,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不啻卧之地下。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余每拟荐自代不果。”钱谦益感叹道:“孟扬才力器蕴,与大绅略相类,两人者最相得,交相推许,亦竟同祸。孟扬在狱中,为自述诔,而极之以呼天之辞,至今读之者,犹为陨涕,悲夫!”图片
其生平,又见载于明万历《永福县志》卷三《献纪》。
郑浚(1469—?),字克明,闽县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于嘉靖间重刻吴海撰《闻过斋集》八卷。原刻本今存福建省图书馆。民国《福建通志·循吏传》卷四载:“郑浚,字克明,弘治壬戌进士。知常熟县,摧强植善,民号神君。累擢高州知府,亦有善政。去官时,民争留之。”
图片
明徐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著录云:“吾乡先辈吴先生朝宗……生平为文集八卷,整严古健,一归于理。洪武中,孟扬曾编刻行世,尝以是赠庐陵杨文贞公。……孟扬所梓者,岁久弗传,此板乃藤山郑公浚重梓者。”注1注1〔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游明游明(1413—1472),字大升,江西丰城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天顺间(1457—1464)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成化五年(1469)擢任副使。在福建刻书多种,计有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史记集解索隐》一百三十卷,《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三十六卷及《宋季朝事实》二卷,被叶德辉列为“明人刻书之精品”
图片
。又刻印宋魏天应编、林子长注《批点分格类意句解论学绳尺》十卷《诸先辈论行文法》一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又刻印明胡广等纂《中庸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今浙江图书馆存。《论学绳尺》,乃宋代科举应试之文的汇编本。“每题先标出处,次举立说大意,而缀以评语。又略以典故分注本文之下。盖建阳书肆所刊。岁久颇残阙失次。明福建提学佥事游明访得旧本,重为校补。又以原注多所讹误,并为考核增损,付书坊刊行。”图片
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载:“游明,字大升,丰城人。天顺中为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以公廉著称,满九载,进副使,仍提督学校。卒,八闽郡诸生皆为位而哭之。”注2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六八《人物》对其事迹记载尤详,云:“天顺末,迁福建提学佥事。修葺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诸先生祠及书院,访其子孙向学者补诸生,八郡翕然宗仰。满九载,都御史滕昭奏留,加按察副使,仍督学政。卒,诸生绘像祀于常衮祠。”
图片
其事迹,又载乾隆《泉州府志》卷三〇《名宦》。注2〔清〕金
图片
、郑开极等:(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4页。因游明是丰城人氏,其在闽所刻书,往往被误为江西刻本
图片
。 蒋云汉蒋云汉(1434—1506),字天章,四川巴县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户部主事,成化五年(1469)升兴化府知府。擢贵州、广东左参政,迁福建右布政使,寻转左布政使。著有《蒋云汉文稿》。弘治五年(1492),蒋氏在福建布政使任上,曾刻印明丘濬撰《琼台吟稿》十卷,十行十八字,黑口,四周双边。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均有存本。
蒋云汉事迹,详见明过庭训编《分省人物考》卷一〇八;明杨廷和撰《福建左布政使蒋公云汉墓志铭》,载明焦竑编《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九〇。雍正《四川通志》卷八《人物》载:“蒋云汉,巴县人。天顺中进士,扬历中外,德望兼著。累官至布政使。一室萧然,清苦莫逾。”
图片
明何乔远《闽书》卷四六载:“云汉在兴化,政尚宽简,独驭吏如束薪。其总闽藩,妻病革,移外寝。盗盗其金,及捕获,皆广东舆隶之资,名识具存,人以此信其廉。……莆田陈郎中某谓:'蒋公清节,宜加宠异,以示劝惩。’言虽未行,识者韪之。”图片
林泮林泮(1438—1518),字用养,号成斋,闽县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南京大理评事,迁知广州府,在职长达九年之久。擢江西参政,由左右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户部侍郎总储务,为权奸刘瑾所嫉。正德三年(1508),拜南京户部尚书。未及赴任,而被刘瑾矫诏令致仕。生平见载于万历《福州府志》卷二三《人文志》、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一、《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四,以及明舒芬撰《南京户部尚书成斋林公泮墓志铭》
图片
。乾隆《广东通志》载:“林泮,字用养,闽县人。弘治元年进士,历知广州府。为政温惠,不扰于民。俸入,惟给公应,囊无长物。历官南户部尚书,自奉无异寒素,颇有公孙布被之讥。没之日,无以为殓,人始服其清。”图片
弘治十六年(1503),林泮曾刻印《福城乡进士题名记》一卷,今国家图书馆存林泮弘治十六年刻嘉靖增刻本一册,有近人罗振常跋。因此刻本罕见,作跋者罗振常往往被今人误为本书作者
图片
。 洪钟洪钟(1443—1523),字宣之,号两峰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奉命安抚江西、福建流民。
弘治初,再迁四川按察使。历江西、福建左、右布政使。弘治十一年(1498)在福建左布政使任上,刻印其岳祖父明魏骥撰《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十卷。行格为十行二十一字,双边,大黑口,黑鱼尾。卷前有洪钟《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叙》,卷端书名之后题“宁国县知县前纂修国史鸿胪寺序班男完编次,通奉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孙婿洪钟校摘”。今国家图书馆有原刊本收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0册即以此为底本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曰:“是编为其孙婿福建布政使钱塘洪钟所编。前集四卷,两京居官时所作;后集六卷,自景泰辛未归田至成化辛卯所作。盖骥年九十八始卒,故身历七朝,各有著述也。前有钟序云:'公为文,一本诸性情所发,初不事雕刻务奇巧。其稿具存,皆公亲书。但其简帙浩繁,未易遍刻。再阅原稿,凡题上有点注者,皆公墨迹。玩其词意,皆有益于事者也,因摘取以付诸梓。名曰“摘稿”。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骥前后集二十卷,盖其未摘之全稿,今未见传本,其存佚不可考矣。’”
图片
洪钟生平,载《明史》卷一八七、《闽书》卷四六《文莅志》。卒后,王阳明为之撰《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
图片
。 胡琏胡琏(1469—1541),字重器,淮安府沭阳县(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福建宪司佥事。于正德十二年(1517)在闽刻印宋严羽撰《沧浪先生吟卷》三卷。题“樵川陈士元旸谷编次,进士黄清老子肃校正”。行款半叶九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均有存本。明林俊序云:“吾闽邵阳严丹沧浪力祖盛唐……宋季避地江楚,诗散逸为多。吾闽宪伯淮阳胡君重器购存稿,仅百三十有余篇,与《诗辩》等作并锓之梓。……宪伯隽特有英概,寓怀寄兴,清丽悲惋,与沧浪意气相感发二百五七十年之下上。是集行世,为沧浪贺,亦为得沧浪贺也。”
图片
《明史》载:“郎中胡琏,字重器。新喻人。正德六年进士,官刑部。尝谏武宗南巡,受杖。”
图片
按,此新喻胡琏字重美,而非字重器,他与淮安胡琏名同而字不同。二人事迹,分别载于《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和《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图片
。《明史》的记载有误。《闽书》卷四九载胡琏宦闽事迹云:“以南刑部郎中出为闽广二藩兵宪,职剿贼,以不杀为功。岛寇佛郎机牙肆海上,琏选锋猝入,夺其火器,俘之。其器猛烈,盖夷所常侍者,得之,遂为中国利,因号'佛郎机’。迁藩臬长,晋中丞巡抚,遍历两京、户部右侍郎致仕。遇征安南,荐起督饷,卒。”
图片
吴昂吴昂(1470—?),字德翼,号南溪,海盐(今浙江嘉兴海盐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末任福建佥事。嘉靖元年(1522),在闽刻印明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浙江崇德人,仕至佥都御史)《巽隐程先生文集》四卷。明李贽《续藏书》载:“程本立,系出伊川,徙崇德。与海盐沈寿康友善。……建文二年,《实录》成,改江西按察副使。未至江西,闻靖难兵入,自缢死。后百三十年,福建布政使吴昂,刻其《巽隐集》于闽。”
图片
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卷一七《明嘉靖本巽隐程先生文集跋》云:“明桐乡程本立撰,集凡四卷,第一、二为诗集,第三、四为文集,巽隐其别号也。曾孙山编定,弘治乙丑桐乡令李廷梧为之序,嘉靖初南溪吴德翼佥宪于闽,乃付诸梓,即此本也。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单栏,书名标于板心上方。前有嘉靖元年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古闽杜庭图片
序。”注3注3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卷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3页。文中“杜庭
图片
”应为“林庭图片
”。嘉靖七年(1528),吴昂在福建右布政使任上,又刻印明湛若水(1466—1560)撰《圣学格物通》一百卷。卷前有南京吏部右侍郎湛若水《谢恩进书疏》《圣学格物通大序》《圣学格物通纂要录》,序末及每卷末均有“福建布政司右布政使吴昂校刊”一行,卷前《要录》后有“资政堂重刻”一行。行款为九行十八字,黑口,上下鱼尾,上记“格物通卷之几”和页次,下记“资政堂藏版”黑底白字或刻工之名。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有存本。
吴昂事迹,详见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九〇戚元佐撰《吴方伯昂传》。清郝玉麟等纂《福建通志》卷二九载其仕闽事迹云:“吴昂,字德翼,海盐人。弘治进士,正德中,历福建佥事。有讼妻杀夫者,词证不符,辄坐妻死。昂疑之,祷于神,梦一小儿据人腹。续侦,得乡邻有杜福子者,与其夫行买,其夫死,福子家骤饶裕。昂曰:'小儿据人腹非杜福子耶?’遣卒缚至,一讯而服,人呼为吴青天。后擢福建参政,进右布政。闽民踊跃曰:'吴青天复来矣。’”
图片
吴昂的生平,还见载于《闽书》卷四六《文莅志》、《大清一统志》卷二二一、《江西通志》卷五九、《浙江通志》卷一六七等。 叶溥叶溥(1471—?),字时用,浙江龙泉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以南京御史出知福州,于同年刻印其祖父叶子奇(字世杰,号静斋)撰《草木子》四卷,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存原刊本。卷四后有正德丙子黄衷《草木子集序后》云:“旧篇二十有二,今约为八,凡四卷。先生别号草木子,编因名焉。裔孙溥,以南司谏出牧福州。既卓树其风声,将昭厥先美。宪于有永,乃付梓工,而委予序其端。……正德丙子夏四月既望,铁桥道人南海黄衷序。”
图片
此书正德原本应还有郑善夫序,然不知何故,现存本均未见,其后之本亦刊脱。郑序云:“草木子叶子奇氏,括人。博物洽闻,达于古今。生元季诡时,匿德于龙泉之槎溪。立言以昭厥志,人亡识者。……其七代宗子溥杀青而行之,并曰《草木子》。古语云:'传先之美,仁也。’刻成,晋安郑善夫为序。正德丙子夏日。”图片
万历《福州府志》载:“叶溥,字时用,龙泉人。正德间知福州。溥少从师于闽,人情土俗备知之矣。及其为郡也,每听讼,片言决之,无敢欺者。溥又能以儒术饰吏治。政暇,搜举祀典,崇奖节义,以兴教化。入觐京师,无以为费,过家,父赐之,乃能治行。”
图片
其事迹,又载清郝玉麟修《福建通志》卷二九《名宦传》、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五。 林庭图片
林庭
图片
(1472—1541),字利瞻,号小泉,卒谥康懿,闽县人。林瀚次子。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武库郎中、苏州知府、云南左参政等。正德九年(1514)以父老乞归。嘉靖初,起为江西参政。后官至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嘉靖间,官江西布政司参政时,曾主持编纂《江西通志》三十七卷。清人对林氏首创《江西通志》专门有一评价:“陈洪谟《江西通志序》云:'江西旧无通志,嘉靖癸未秋,御史中丞东吴盛公属大参林君庭图片
、宪副周君广为之书,凡二十册。又称其博古能文,发凡立例,得诸专经,世学为多,则江西之有通志自庭图片
始,功不可没。而安志并去庭图片
名,特表出之。’”图片
林氏的著作有《小泉林公奏稿》一卷《续录》一卷。传附《明史》卷一六三《林瀚传》后,又载万历《福州府志》卷二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二、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四等。记述其生平最详者,为明龚用卿撰《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少保谥康懿林公庭
图片
墓志铭》,载明焦竑编《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五〇。据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三著录,林庭
图片
曾刊刻宋赵善璙编《自警编》九卷,无具体刻书年代,题“明林庭图片
刊本”图片
。另据《奉天图书馆馆刊》第1期,此刻本为嘉靖十九年(1540)三山林庭图片
闽中刊本图片
。此书刻成第二年,林氏与世长辞。 金贲亨金贲亨(1483—1564),又作高贲亨,字汝白,人称一所先生。明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任扬州教授。后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按察司佥事,贵州、福建学政等。嘉靖八年(1529),在闽刻印宋朱熹撰《伊洛渊源录》十四卷、明黄岩谢铎撰《伊洛渊源续录》六卷
图片
。今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有存本。金贲亨之名,凡在版本目录书中均作“高贲亨”,殆其刻书之时姓高,后复姓金。如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九、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二三著录此刻本,均称“后有嘉靖己丑临海高贲亨闽中重刊跋”;今版本目录如《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著录此书均作“明嘉靖八年高贲亨刻本”。而在地方志书的传记中则均作“金贲亨”,如《闽书》卷四八、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四本传所载均同。其生平,详见洪朝选撰《江西提学副使金公贲亨墓志铭》,载于明焦竑编《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八六。《闽书》据此著录云:“贲亨,字汝白,临海人。少即知学,长潜心伊洛。正德九年进士,历佐闽臬,督闽学。闽道南书院崇祀延平、豫章、龟山、明道及晦庵五先生,复记其说于书院之碑,刻五先生行述语录载《道南录》中。复疏于朝,请豫章、延平罗、李二先生从祀。……又择志向尤异之士,聚之养正书院,相与推明洛闽微旨,人士多所向风。”
图片
金贲亨的著作有《台学源流》二卷、《台学源流集》七卷、《学易记》五卷、《道南录》五卷、《象山白沙要语》一卷、《主一辨》一卷、《一所文集》十二卷。其生平,又载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六《人物志》、民国《台州府志》卷一〇一《人物传》。 聂豹聂豹(1486—1563),字文蔚,号双江,永丰(今江西永丰县)人,师从王阳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正德十六年(1521)任华亭知县。嘉靖四年(1525),擢福建监察御史。嘉靖七年(1528)巡按福建。“奏罢镇守太监赵诚及中官之司市舶者,追论延平守赃滥,黜之。擒寇郑新。建养正书院,刻《传习录》《二业合一论》以示学者。人谓真御史,而权贵则以此嫉公。”
图片
聂豹在闽所刻王阳明《传习录》六卷,原刊本今已不存。聂豹《重刻传习录序》曰:“《传习录》者,门人录阳明先生之所传者而习之,盖取孔门'传不习乎’之义也。匪师弗传,匪传弗觉。先生之所以觉天下者,其于孔门何以异哉!……是录也,答述异时,杂记于门人之手,故亦有屡见而复出者。间尝与陈友惟浚重加校正,删复纂要,总为六卷,刻之八闽,以广先生之觉焉。”
图片
聂豹在闽所刻《二业合一论》,作者是湛若水。所谓二业,说的如何认识和处理德业与举业二者的关系。聂豹序称:“天下无二业也,蕴之为德行,措之为事业,合内外之道也,一也,而奚以二哉?……甘泉先生,以古学号于天下者数十年,比守国子,乃复著为此论,其亦不得已救时弊,诱人之学之几微矣。……予故重刻之,以诏闽之业举子者。”
图片
除了刻印《传习录》《二业合一论》之外,另据宋仪望《双江聂公行状》,聂豹还有《道一编》《大学古本》二书。《行状》云:“是春,复以书往阳明论学,亹亹数千言,复书俱悉所云。既又建养正书院射圃亭于会城,群八闽秀士教之,重刻《传习录》《道一编》《二业合一论》《大学古本》训迪诸生。”
图片
《道一编》六卷,明程敏政著,聂豹于嘉靖七年序刊。其序称“篁墩先生当天下群咻聚讼之时,乃独能参考二家之学,曲为折衷,著有此编,非惟有功于象山,其有功于考亭不浅矣。是编也,寂焉弗传,刻板亦不知其何在。予巡八闽,暇用校正重刻之,俟君子考焉。……嘉靖戊子孟冬朔日,后学永丰聂豹谨书。”
图片
此聂氏刊本今已不存,北京大学藏明嘉靖三十一年重刻本。《大学古本》一卷,王阳明编。聂豹《重刻大学古本序》曰:“《大学古本》之传久矣,而世之学士乃复致疑于格物之说,辨焉而不释,何也?予始受学于阳明先生,骇而疑之,犹夫人也。已而反求诸身心日用之间,参诸程、朱合一之训,涣然若有所觉,而纷纷之疑亡矣。……呜呼!阳明逝矣,其有功于圣学,古本之复,其一也。予故重刻于闽,以存告朔之羊云。”
图片
聂豹所刻,还有正德十六年(1521)在任华亭知县时,其主持刊刻的《华亭县志》十六卷
图片
;嘉靖十年(1531)编辑和刊刻的南宋张栻《南轩文集节要》八卷,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六卷,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印的明罗伦《一峰先生文集》十四卷图片
。以上三书,因刊刻地点均不在福建,此不详述。聂豹生平事迹,另见载于《明史》卷二〇二、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九、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一七《江右王门学案》、徐阶《世经堂集》卷一八《明故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谥贞襄聂公墓志铭》等。
汪文盛汪文盛(1487—1543),字希周,崇阳县(今属湖北孝感市)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饶州推官,入为武选主事。因谏武宗南巡,遭廷杖。嘉靖三年(1524)知福州。历副使、按察使,拜佥都御史,巡抚云南,进大理卿。嘉靖年间,在福州知府任上,曾刻印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一百卷、刘宋范晔等撰《后汉书》一百二十卷,行款为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等有存本。又刻印宋欧阳修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版式与上本相同,今国内十几家图书馆有存本。编校并刊行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十七卷。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注文双行,疏字外加一圈,不作黑质白文。版心无鱼尾。惟仪礼卷几,大似宋刊十行本之式。汪文盛……嘉靖初出守福州,有惠政,郡人为立节爱祠。傅汝舟编次其诗集。此书当在福州所刊也。”
图片
又于嘉靖四年(1525)刊明郑善夫撰《郑文》十五卷《郑诗》十三卷,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著录,今福建省图书馆存。行格为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汪文盛还于福州郡斋刻印明福州廖世昭撰《大明一统志略》十六卷。明徐图片
《红雨楼序跋》著录廖世昭《越坡稿》云:“廖先生字师贤,世居越山之下,自号越坡。……以《易》举正德丙子乡试第三名,丁丑成进士,授海宁守,以病乞教职,改国子博士,间岁竟卒于官,年三十五,无子,所作有《一统志略》,汪郡守文盛刻置郡斋,盛行于世,而诗文则散逸无传矣。”注4注4〔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6页。汪文盛生平事迹,见载《明史》卷一九八、万历《福州府志》卷一五、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五和《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等。明廖道南有《汪文盛传》,其中记其在福州的政绩云:“出守福州府,首建三山书院,以树标准;寻梓两汉诸史,以崇体要;而又构罗一峰祠,以昭特行;表郑少谷墓,以彰幽履;浚上王港,以资灌溉。罢闽越不经之祀,省灵济无益之费,筑罗源诸邑之城,处琉球诸国之贡。闽人德之。”
图片
今福州鼓山大罗汉台高岩上有汪氏手书“高山仰止”摩崖石刻图片
。 胡有恒·胡瑞胡有恒(1490—?),字贞甫,号筠亭,又号慎斋,淮安府山阳(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南京户部郎。胡瑞,生卒、字号未详。明嘉靖十六年(1537),胡有恒官福州知府时,与时任同知的胡瑞同刊明李元阳辑订《史记题评》一百三十卷。行款为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有刻本收藏,末卷有牌记一行,文曰:“嘉靖十六年丁酉福州知府胡有恒、同知胡瑞敦雕。”故通常的版本目录,如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等均著录为“明嘉靖十六年胡有恒、胡瑞敦刻本”
图片
。按,此“敦雕”犹言“督刊”,“敦”在此乃动词,而非刊者之名。此需特别指出,以免以讹传讹。在刊刻此书前后,胡有恒还曾刻印《诗韵要释》一书行世。明徐图片
《红雨楼序跋》著录云:“先君少即能诗,虽为诸生,不废吟咏。时吾郡守胡公有恒方刻《诗韵要释》于一峰书院,先君遂置此本,自青衿以至挂冠,必携以随,未尝更阅他本也。”注5注5〔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明王廷相有《送胡贞甫出守福州序》
图片
。万历《福州府志》卷四三《名宦传》则分别有二胡的小传,载云:“胡有恒,字贞甫,山阳人。嘉靖间知福州,为政勤敏练达。先时,郡驿传例役富民,求取无节,往往破产。有恒议更雇役,令民出银输之官,而费始有经。御史下其法于七郡,至今行焉。有恒精礼教,时引诸生与之讲经义,得指授者甚众。官终广西布政使。”“胡瑞,新喻人。嘉靖间同知福州。瑞短于才而持身廉。疾恶过严,常不见其喜容,世目之为'胡闷’。后官终长史。”图片
蔡经蔡经(1492—?),字廷彝,号半洲,初姓蔡氏,后复姓张。侯官(今属福州市)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嘉兴令、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嘉靖三十三年(1554)任兵部尚书。朝命讨倭寇,大破倭兵于嘉兴王江泾。赵文华、严嵩诬陷其“畏巽失机,玩寇殃民”
图片
,蒙冤下狱。事迹载《明史》卷一八八《张经传》、万历《福州府志》卷二六《人文志》。嘉靖十七年(1538),蔡经曾刻印明薛己撰《立斋外科心法》五卷,今国家图书馆存原刊本。另据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载,蔡经又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官两广总督时,刻印其幕僚庐陵彭用光撰《体仁汇编》六卷。著录云:“当嘉靖中,蔡半洲经总制两广,用光以医从事幕下,半洲为刻是编。前二卷为《太素运气脉诀》……其曰《体仁汇编》,亦半洲所题,盖取《周易》'体仁足以长人语’云。书刊于嘉靖甲辰,半洲暨傅德辉俱为之序。”
图片
蔡经著作有《半洲稿》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云:“明张经撰。卷首题曰蔡经,盖其未复姓时所刊也。”
图片
今国家图书馆存嘉靖十六年(1537)济阳太守司马泰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75册即据此影印。 李元阳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先生,云南太和县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福建巡按监察御史,在闽中刻书甚多。现存有:嘉靖十四年(1535)刊明杨慎撰《古音丛目》五卷《古音猎要》五卷《古音略例》一卷《古音余》五卷《附录》一卷,行款为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存;嘉靖十六年(1537)刊宋倪思撰、刘辰翁评《班马异同》三十五卷,九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存;嘉靖间刊唐杜佑撰《杜氏通典》二百卷,十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今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十几家图书馆有刻本收藏;嘉靖刊《十三经注疏》,共十三种三百三十五卷,子目详见《中国丛书综录》
图片
。《中国丛书综录补正》著录云:“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有刻工名。其版后归南京国子监,即南监本。”图片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附录一著录李氏刊杜佑《通典》云:“此明李仁甫巡按福建时刻本。仁甫名元阳,云南太和人,滇之淹通所首推者,学者称中溪先生。著述最富,升庵戍滇之畏友也。在闽所刻尚有《十三经注疏》,在明南北监本之先,今称闽本,校监本尤可贵,不仅杜氏书也。”图片
明王鏊《震泽长语》曰:“宋儒性理之学行,汉儒之说尽废。然其间有不可得而废者,今犹见于《十三经注疏》。幸闽中尚有其板,好古者不可不考也。使闽板或亡,则汉儒之学几乎熄矣。”图片
明谢肇淛撰《滇略》卷六载其生平曰:“李元阳,字仁甫,太和人。少梦神人授锦三丈,令吞之,既寤,词藻奇进。举进士,选庶常吉士,以议礼不合,谪分宜令。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侃侃敢言,独立不阿,当事者衔之。会扈驾至荆州,荆州守缺,即推元阳,无何竟罢之。元阳俶傥有奇节,文章德行,皆为中外崇重。家居孳孳,为善惟恐不及。两修郡乘,卓然成一家言。年八十余卒。元阳为御史时按闽,墨吏望风解印绶去,遇文人墨士,虽布衣与抗礼。后大理高崶至,风裁尤峻,捕境内豪强一空,闽至今称两御史云。”
图片
其事迹,又详载《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八九明李选撰《荆州府知府中溪李先生元阳行状》,又载《闽书》卷四五、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三。
据载,福州鼓山龙头泉有嘉靖十七年(1538)李元阳书石刻:“嘉靖戊戌春三月,致仕少保尚书小泉林庭
图片
,子郎中榕江炫,招予同登鼓山绝顶,坐水云亭,按闽御史大理李元阳书。”图片
江以达·黄以贤江以达(1502—1550),字于顺,号午坡,广信府贵溪(今江西贵溪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嘉靖十六(1537)在福建提学佥事任上,刻印宋胡寅《崇正辩》三卷。自序云:“是书尝梓,而搢绅间希有之。予督学而闽也,家兄谕德从南海伦司成得一帙,转以授予,曰:'弟反经事也。’已而闽人苦,崇信佛事,而炽于邵、建之间。先生建人也,为是书将以教天下后世,而其乡人且不及闻知。予窃悲先生之志,亟授闽生黄以贤者校而刊之,以广其传。……嘉靖丁酉十月朔,福建提学佥事贵溪江以达序。”
图片
《四库全书总目》云:“以达字于顺,号午坡,贵溪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湖南提学副使。(原注:案,《千顷堂书目》作福建提学,误。福建去湖广颇远,不至忤楚藩也。)以忤楚藩系狱,后放归,病卒。”
图片
四库馆臣认为江以达未任福建提学,乃想当然。江氏《午坡文集》卷二有《福建提学署碑记》,内记“提学署者,提学佥事江以达因废而改玉者也。……嘉靖十四年冬,予奉玺书来”图片
云云;上文序末其自署年月与职衔,可证馆臣之谬。江以达生平,在《明史》王慎中传后有简要记载。《福建通志》卷二九记其在福建宦迹云:“江以达,字于顺,贵溪人。嘉靖初,以刑部郎典试福建,寻转佥事督闽学,一时人士造就甚众。”
图片
清陈寿祺认为:“今海内言校经者,以宋椠为据;言宋椠者,以建本为最,闽本次之。建本者,岳珂《经传沿革例》所称附释音注疏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春秋三传》《论语》《孟子》十经,世谓之十行本是也。闽本者,嘉靖时闽中御史李元阳、佥事江以达所校刊是也。又有廖莹中世彩堂本《尔雅》,惠栋校宋建安本《礼记正义》,藏曲阜孔家,尤人间希遘之宝。”
图片
陈寿祺在此所言,将宋福建刻本称为“建本”,将明嘉靖李元阳刻本称为“闽本”,未必准确;但他在说李元阳时,带出了江以达,其意为“闽本”李元阳《十三经注疏》的刊刻,江以达有“校刊”之劳。据《武夷山志》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李元阳、汪佃、江以达、张时彻等人曾同游武夷,于大王峰勒石为记图片
。此即李元阳“闽本”刊刻的大致时间。江以达序中提到的“闽生黄以贤”,系闽县县学诸生,嘉靖十九年进士,“字君向。蔚有文名,官终松江府同知”
图片
。嘉靖十九年,余锓刻印明胡世宁《少保胡端敏公奏议》十卷,亦黄以贤校。 潘潢潘潢(?—1555),字荐叔,号朴溪,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邵武知府潘旦侄。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历官乐清知县,礼、吏二部。嘉靖十一年(1532)任福建提学,“严规条,赈贫斥竞,搜焚市肆中坏教书。招下县童子聚学,立辅仁、纪业二籍,请徐阶、章衮为诸士师,一时士争矜励。”
图片
“品藻精当,世称得人。建书院,进诸生讲学课业。先定士品而后文学,一时士风丕变。”图片
其生平事迹,见载明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四二、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七,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九、光绪《婺源县志》卷一九,其中所载宦闽事迹与此略同。据周子美《天一阁藏书经见录》著录,潘潢于嘉靖十三年(1534)在闽中刻印宋真德秀撰《西山真文正公读书记》二卷。著录云:“嘉靖精刻大字本,白口,八行十六字,注同。前有读书丁记重雕叙,嘉靖十三年婺源潘潢书于闽之崇正学堂。书口下方有刻工姓名。”
图片
崇正学堂即崇正书院,地点在福州。民国《福建通志·学校志》卷一载:“崇正书院,在神光寺东。明嘉靖间督学副使姜宝建,后废。”图片
嘉靖十一年(1532),由张大轮、胡岳等主持,福建按察司刊刻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潘潢也是推动该书出版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该书目录后有“嘉靖壬辰秋七月甲戌后学婺源潘潢”后序。序中认为,通过编校朱熹《文集》,“始得公所为融会折衷、深造大成者,审在沉潜反复、积累有年之后,而师友渊源、经纶本末始终,条理灿然详明,尤足以发挥《本义》。《集注》《语录》,曲折上探圣贤之蕴”,从而充分肯定了此书在朱子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回溯南宋庆元党禁期间,“学禁方厉,片词只字所在毁弃。每读《请詹帅罢锓梓书》,未尝不掩卷太息,恶小人之罔极”
图片
。他认为,南宋淳祐以来,朱子的文集虽经前人的掇拾整理,但已非朱熹季子朱在最初类次本之貌。此外,诸如朱熹表侄祝穆、元代学者虞集等人的家藏朱熹遗文,以及一些朱子手书遗墨如《与陆王帖》《梅花赋》等,逸而弗录。通过校读,文集中还有一些记载有“抵牾可疑”之处,他希望能通过编校,使该书达到更好的效果。嘉靖十二年(1533),潘潢曾赴建阳,在崇化书坊建八坊。嘉靖《建宁府志》卷一〇《坊巷》载:“书坊街,隶崇化里。内有崇孝坊、崇弟坊、崇忠坊、崇信坊、崇礼坊、崇义坊、崇廉坊、崇耻坊八坊。俱嘉靖十二年提学副使潘潢建。”
图片
上文所录《闽书》云“搜焚市肆中坏教书”,指的应即是潘氏此时在崇化书市之所为。 汪宗元汪宗元(1503—1570),字子允,号春谷。湖广崇阳(今湖北崇阳县)人,汪文盛从子。嘉靖八年(1529)进士,仕至右副都御史,著作有《南京太常寺志》《春谷集》《明文选》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福建参政任上刻印明程敏政辑《道一编》五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版心有余员、江四、叶文修、蔡六、余甫等刻工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6册,即据此为底本影印。
卷前有嘉靖三十一年沈宠《道一编序》,嘉靖七年聂豹《重刻道一编序》,弘治二年程敏政序。沈宠,字思畏,号古林,宣城人。嘉靖间任监察御史。沈宠序中述此刻本之缘起云:“篁墩程氏以二先生之学始异终同,于是即二家之言裒集成帙,以嘉惠来学,其亦良工之苦心矣。但举世好竽,瑟则徒工。双江聂氏删刻于养正书院,而板复湮晦。所谓恶其籍而去之也,非欤?中丞汪春谷氏掇拾遗篇,谋以复梓。是盖悯迷于利禄之习,借朱子以自文,弃其性命之学,诬象山以自便者。诵读是编,果能反观内省,默识二先生用心之实,则朱陆之学不辩自明。而吾之所为朱耶陆耶,亦可以自审矣。……嘉靖壬子仲秋月朔旦,宛陵沈宠序。”
图片
文中“中丞汪春谷氏”即汪宗元。卷末嘉靖三十一年汪宗元《道一编后序》云:“少司马双江聂公昔巡八闽,刻是编以淑多士,兹已散失无存。昔尝受其学者以重刻请,侍御古林沈公乃手自校订,属宗元锓梓,以广其传。古林公私淑阳明先生而传其学者,按闽之暇,昭示良知之旨,以开俗学之迷,一时诸生感奋兴起,又以是编嘉惠,其期待后学之心至矣。诸生志圣贤之学,得之言意之表,求之性命之源,见诸践履之实,则存之为实德,措之为事业,于圣明之治化必有所补,岂但敦行善俗,为八闽之光哉!宗元不敏,庸申末简,为诸生告。嘉靖三十一年仲秋月朔旦,崇阳汪宗元谨序。”
图片
由此则可知,此本乃汪宗元遵沈宠之命刊刻于福建。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九载:“汪宗元,崇阳人。嘉靖己丑进士,以忤严嵩,由副都御史谪福建参政,迁右布政。外御倭寇,内察民瘼。复三运八运法,岁省民金万余,厘其赋为正办、杂办,檄汀、建诸盐商,使画疆而鬻。又檄南台、洪塘,去其互税盐利,以兴商。”
图片
其事迹,又载《明一统志》卷五九、《湖广通志》卷四七。 林应亮·林慎林应亮(1506—1593),字熙载,号少峰,侯官人。林春泽(1480—1583)之子。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曾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与泰和曾才汉合刊明李默、邹守愚编《全唐诗选》十八卷,见范氏《天一阁藏书总目》著录。方品光《福建版本资料汇编》、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均误录为“应亮泰、曾才汉刻本”或“闽书林应亮泰和曾才汉校刻本”
图片
,显系断句之误。林应亮又于嘉靖间刻印明吴希孟撰《钓台集》四卷,今存复旦大学图书馆。林应亮生平,见载于《嘉靖十一年进士同年序齿录》
图片
、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四。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云:“应亮,字熙载。嘉靖壬辰进士,历官户部右侍郎。程蕃之子(按,程蕃,指其父林春泽,历知程蕃府),郑善夫之婿也。故其为诗,颇有师授。子如楚,官至工部尚书。”图片
林应亮的著作有《少峰草堂集》二卷
图片
,今存于明崇祯九年(1636)其子林昌裔编、孙林慎刊《旗阳林氏三先生诗集》(五卷)合刻本。半叶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今国家图书馆有存本。“三先生”者,林应亮与其父林春泽(《人瑞翁集》二卷)、子林如楚(《碧麓堂集》一卷)之合称也。刻书者林慎(1611—?),是林如楚之孙,字师邈。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历官太仆寺少卿、松江推官。其父名林昌禧,与此书编者林昌裔乃兄弟行。明王世贞《三代进士相见》一文云:“国朝以进士为荣,海内世家三代中进士者固多,只祖孙、父子相见者绝少。惟福建侯官县林春泽,正德甲戌进士,为建昌太守;子应亮,嘉靖壬辰进士,为户部侍郎;孙如楚,嘉靖乙丑进士,为广东提学副使。”图片
按,今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水西林有林春泽故居,林应亮、林如楚故居,是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
陈宗夔陈宗夔(1507—1566),字惟一,号少岳,通山县(今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任浙江副使、给事中、广东巡按御史。嘉靖二十九年(1550)任福建巡抚,刻印宋郑樵撰《通志二十略》五十二卷,行格为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为《通志二十略》单行本中流传最广的版本。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等十几家图书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存本。此本在清人的书目中,仅见于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一八在著录清金匮山房重刊本时提到,但误为明正德刊本,盖卷前有正德三山龚用卿序也。考陈宗夔任福建巡抚在曾佩之前,而曾佩刊《杨文敏公年谱》是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时间正好在陈氏刻印此书之后。
《大清一统志》卷二六〇载陈宗夔小传,云:“陈宗夔,字惟一。通山人,嘉靖进士,累官浙江兵备副使,有破倭寇功。”
图片
吉澄吉澄(1507—?),字静甫,开州(今河南濮阳)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嘉靖三十六年(1557)任福建巡抚,在闽刻书甚多。嘉靖三十六年,刻印宋金履祥撰《资治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明陈泾撰《外纪》一卷,今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存;又刻明商辂等撰《续编资治宋元纲目大全》二十七卷,今首都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存。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印宋江贽编《新刊宪台考正少微通鉴全编》二十卷《外纪》二卷、《新刊宪台考正宋元通鉴全编》二十一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存;同年与樊献科合作刻印明丘濬撰《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首一卷,今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十几家图书馆有存本。
吉澄在闽所刊,著录为“明嘉靖吉澄刻本”的还有:宋真德秀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今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存;宋朱熹撰《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此刻本有后人的各种注解,如宋尹起莘的《发明》、元刘友益的《书法》、汪克宽的《考异》、徐昭文的《考证》、王幼学的《集览》、明陈济的《正误》、冯质舒的《质实》等,今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存;宋程颐、朱熹撰《周易程朱传义》二十四卷;宋朱熹撰《诗经集解》八卷;宋蔡沈撰《书经集传》六卷,今均国家图书馆有存。此外,还有元陈澔撰《礼记集说》三十卷,《春秋四传》三十八卷《纲领》一卷《提要》一卷《东坡地理图说》一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诸国兴废说》一卷,今存国家图书馆。又刊《四书合刻》三十六卷《大学中庸或问》二卷,见载于近人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卷一。
吉澄刻本,版式多为半叶九行,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几种刻本,均统一为这种版式。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春秋四传》和现存于天一阁的《礼记集说》,均为明嘉靖吉澄刻、建宁知府杨一鹗重修本。由此可知,吉澄刻书的地点是在建阳,书印成后,书版仍在原地,由当地官府保管,故后来的地方官可以重修重印。
在此必须特别指出,吉澄刻本大多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开州吉澄校刊”等刊记,表明吉澄刻本刊刻地点在福建,其刻本的性质乃是官刻,并不是什么“私家刻书”;他也不是“明代中原地区并不多见的刻书家”
图片
。吉澄《明史》无传。清光绪《开州志》载其生平曰:“吉澄,字静甫,嘉靖甲辰进士。授雒南知县,轻徭薄赋,恤民困苦,以治行擢御史。弹压辇毂,人比两鲍。时权相当国,独持风裁,不少阿是,以八年不调以素为世宗所知,亦不能中也。累迁都御史巡按辽东,修路台,筑墙堡,选将运筹,大有斩获功。后以疾卒于家。”
图片
小传中,居然少了吉澄官福建巡抚的事迹。 胡宗宪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绩溪(今属安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三十三年(1554)官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兼巡抚闽浙,累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胡宗宪的刻本较多,知见的刻本十几种,因其于嘉靖间总督浙、直、闽诸省军务,领导抗倭,来往于闽浙等地,不能一一辨明系何地所刊。其中可以肯定在闽刊刻的有明季本撰《诗说解颐》四十卷,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著录;明唐顺之撰《荆川五编》,分为左、右、文、武和稗编,据《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著录,其中“左编刊于浙,右编刊于闽。胡宗宪刊”
图片
。胡宗宪生平,见载于《明史》卷二〇五、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四。明焦竑编《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五七有茅坤撰《胡公宗宪剿徐海始末》、沈明臣撰《少保胡公诔》,记胡宗宪事迹甚详。胡宗宪在闽宦绩,则见载于《闽书》卷四五《文莅志》、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三。
王国桢王国桢(1513—?),字以宁,号鸢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明嘉靖四十年(1561)官福建布政使时,在福建藩署刻印同乡前贤明董玘(1483—1546)撰《董中峰先生文选》十一卷《廷试策》一卷,今国家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存原刊本
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存嘉靖辛酉(四十年)刊隆庆间修补本。此书由董玘弟子唐顺之(1507—1560)选编而成,题“武进唐顺之选,山阴王国桢校刻”。前有唐顺之《董中峰先生文选序》,后学沈东《中峰先生文集序》。《董中峰先生文选后序》(序末署“嘉靖辛酉春三月既望后学山阴王国桢谨书于闽藩忠爱堂”)称“予入闽之明年,予友守寻甸董君约山贻书曰:'先大夫集,旧刻舛漶已甚,闽善梓者,谨谋君改图之,传诸家塾,幸甚!’”
图片
版式为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四周双栏,板心黑口,单鱼尾,中缝上记“董中峰先生文选”,中记卷之几及叶次,下记刻工。王国桢在闽官布政使大概政绩不显,故在清郝玉麟等纂《福建通志》卷二一《职官》中仅列其名而已图片
。萧彦《掖垣人鉴》卷一五载:“王国桢,字以宁,号鸢山,浙江山阴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二十一年由行人选南京工科给事中;二十五年五月起复除兵科;二十六年升兵科右;二十七年升工科左。以忧归,三十年复除户科左;三十一年升兵科都;三十三年升广东右参政。仕至福建左布政使。”
图片
徐中行徐中行(1517—1578),字子与,号天目山人,长兴(今属浙江)人。明“后七子”之一。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汀州知府。万历初升任福建兵备副使,寻转布政司督粮参政。于万历二年(1574)重刊李攀龙《沧溟先生集》三十一卷附录一卷补遗一卷。十行二十二字,四周单边,版心白口,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万历三年(1575),在福建布政司督粮道刻印晋王叔和撰、宋林亿等校定的《新刊王氏脉经》十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宁波天一阁、上海图书馆等有存本。潘承弼、顾廷龙所编《明代版本图录初编》著录云:“此长兴徐中行官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时,得马氏藏元刊本重雕者,属其及门袁表为之校字。”
图片
万历四年(1576),徐中行捐俸嘱建阳知县李增刊刻袁表、马荧选辑的《闽中十才子诗》三十卷。李增《刻闽中十才子诗集跋》云:“翁宦于闽,累转藩臬,暇乃博访先哲遗文。高生以陈持乃祖督学西江木轩公家藏十子诗以进,翁阅,善之,谓雅有唐调,不可无传。属袁子景从、马子用昭选辑,捐俸属增锓梓,与同志者观焉。……嗟夫!是刻也,不宁可以睹闽中人文之盛,而我翁嘉惠后学之心亦殷矣哉!敬题末简,以志岁月如左。万历丙子孟夏既望之吉,知建阳县事抚东李增顿首跋。”
图片
徐中行在福建,还于万历间刻印明福清郭万程撰《子长集》四卷。乾隆《福清县志》卷一三《人物志》载,郭万程字子长,郭造卿之父。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刑部郎。郭万程为文雄宏简奥,年三十二而病逝。“督学徐中行为梓《子长集》,而祀之学宫。”
图片
徐氏生平,详见王世懋撰《徐方伯子与传》,载《明文海》卷三九六;王世贞《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徐公中行墓碑》,载《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八六。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载其在闽宦绩云:“万历初,为兵备副使,寻转参政,督理粮饷。逾年,进按察使,谳决称平。城西湖滨隙地没于豪右,水利湮塞,下命复之。捐俸创阁筑堤,闽人为祀于西湖之旁。”注6事迹又别见于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四。其著作有《天目集》《青萝集》等。校者袁表事迹,参见本书“袁表·马荧”条。
注6〔清〕金
图片
、郑开极等:(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1页。 胡帛胡帛(1518—1583),字子行,号忠庵,四川垫江县(今重庆垫江)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南京户部福建司主事,升山西司郎中。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侵扰福州沿海州县,胡帛奉命赴任福州知府。因平倭有功,隆庆元年(1567)升任江西按察副使。
胡帛在福州知府任上,曾刊刻明唐顺之编《文编》六十四卷。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该书
图片
,每半叶十行,行字二十,白口,四周单边,书口下有刻工名氏。卷前有题“嘉靖丙辰夏五月既望武进唐顺之应德甫”所撰序,首页题“荆川武进唐顺之应德甫选批,门人丹阳姜宝廷善编次,知福州府垫江胡帛子行校刊”。下书口所题刻工名氏,与嘉靖《建阳县志》《邵武府志》所载陈一、叶八、詹弟、友贵、刘五、陈友、北斗、再生等同名图片
。由此可以推断,此书之刻印,刻工多来自建阳书坊,或系委托建阳书坊刊刻。光绪《塾江县志》卷八有胡帛生平传记,主要事迹,已如前所述。明喻政等编万历《福州府志》卷四一《官政志》载,胡帛为嘉靖间最后一任福州知府,故其所刻《文编》,应为嘉靖末刻本。
庞尚鹏庞尚鹏(1524—1580),字少南,号惺庵,广东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万历初任福建巡抚,万历五年(1577)五月刻印自著《军政事宜》一卷,今国家图书馆存;又刊自撰《守城事宜》一卷,今宁波天一阁存;《福建省城防御火患事宜》一卷,今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存。庞尚鹏的著作还有《百可亭摘稿》,今存明万历庞英山刻本。
庞氏生平,见载于《明史》卷二二七《列传》。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载,其官福建,“甫下车,求民利便而张弛之,吏民、军帅、士卒皆得自达。复请于朝,蠲八郡五十邑逋征五十余万,计舟航之费、商贾之任、冶铸之利、寺观之科,悉裒以予民,岁亦不下万计。其所行一条鞭法,赋额易知,虽下户里民皆晓然输纳之数。初,在浙有搏击声,及抚闽,墨吏望风解印绶去。逾年,擢左副都御史。去之日,深山穷谷扶老携幼遮道哭送。其卒也,闽人为之罢市。与殷从俭并祀西湖上,岁时伏腊,尚呼为'庞公福’云。”
图片
劳堪劳堪(1529—?),字任之,号道亭,又号庐岳。江西德化(今属江西九江)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闽书》卷四五《文莅志》载其“希附权臣,由本省布政使升巡抚都御史。泉州洪朝选以户部侍郎忤柄臣意,坐废家居。柄臣尚未释憾,堪罗织朝选罪,诒致于狱,挤而杀之。柄臣死,朝选子竞讼冤,堪坐谪戍。”
图片
同治《德化县志》载:“劳堪……嘉靖丙辰进士,洊历内外官,累迁至左副都御史。有干济才,为民兴利除弊,所在多惠政。居乡如请筑封郭洲长堤,以御水患,迄今赖焉。念江州地瘠民贫,北粮交卸多重,累言于朝,特免之。其居官泽加于民,大率类此。性敏慧,博学能文,所著甚富。”图片
万历六年(1578),劳堪在福建布政司刊刻自编《宪章类编》四十二卷。此为一部政书,分24类,子目639条,汇集了明初至嘉靖年间的朝章国政,分类编辑。书卷端题“赐进士出身中奉大夫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臣劳堪编”,半叶九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今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存。在此之前,约于嘉靖、隆庆间曾刊行明李心学辑《明诗十二家》十二卷,刊刻地点不在福建,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有存本。
刘良弼刘良弼(1531—1583),字赉卿,号肖岩,南昌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金坛知县。隆庆三年(1569)选云南道御史,六年(1572)官福建巡按。万历二年(1574),在福建刻印明王宗沐撰《敬所王先生文集》三十卷。半叶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单边,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下记刻工名。卷前有万历元年(1573)张位、刘良弼和万历二年贺一桂的序。他们均是王宗沐的门人。每卷均题“门人翰林编修张位选集,翰林检讨习孔教编次,福建巡按刘良弼校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11册中《敬所王先生文集》即据此影印。其著作,今存《刻中丞肖岩刘公遗稿》十卷,今台北傅斯年图书馆存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
《江西通志》载刘氏生平云:“嘉靖进士,授金坛知县,擢御史。正色敢言,不少阿附。时巨珰冯保弄政,首疏参劾,谓其罪浮于刘瑾,未几而保败。巡按八闽、畿辅,凡所建白,不屑细琐。上防边六渐略数十万言,皆长算。用忤相,淹卿寺久之,乃迁巡抚西粤,寻卒。”
图片
其生平,详见于其子刘云龙撰《先考中宪大夫巡抚广西都察院右检都御史刘公肖岩府君行状》、晋江门生苏浚撰《中丞刘老先生神道碑》等。其生卒年,即据苏浚所撰《神道碑》所载。 胡维新·戚继光胡维新(1534—?),字文化,浙江余姚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官福建巡按、陕西右参议、肃州兵备道副使、广西右参政和监察御史等。明嘉靖末任福建巡按,在闽发起刻印宋“四大部书”之一的《文苑英华》一千卷,得到时任福建巡抚涂泽民、福建总兵戚继光的响应和支持。该书是一部诗文总集,由北宋李昉等编纂于太平兴国年间。全书选录上起齐梁、下至五代2200多人的诗文近两万篇。全书按文体编排,分为三十八类,收入大批诏诰、书判、表疏、碑志和诗歌等,对编校北宋以前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卷帙浩大,此书从宋嘉泰间(1201—1204)刻印之后,一直没有重刊。胡维新所刊明隆庆福建刻本,序后列有福建地方官员人名41行,乃福州、泉州二府知府、通判、儒学官员等。当时戚继光任闽浙总督领导抗倭,也是刻印此书的主持人之一,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书即作“胡维新、戚继光刻本”。
该书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六月胡维新入闽时始议,到隆庆元年(1567)正月即告完工,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其速度之快,在雕版印刷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近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傅增湘先生说:“其缮校之勤奋,课工之严急,非恒人所能奏效。盖督抚大吏主持于上,郡邑学校分功于下,而南塘少保更以军法督厉而经画之,挟万钧之力以完此冠世之书,故成功如是其伟且捷也。”
图片
该书的版式为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今国家图书馆存本,有傅增湘跋。通常认为,此书应在福州刊行;然而刘理保据此书所记刻工之名,认为该书“是由福建巡按胡维新、闽浙总督戚继光等人派员刊行于建阳书坊的官版书籍”图片
。除了此书之外,胡维新所刊图书还有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汉陆贾撰《新语》、汉桓宽撰《盐铁论》、汉刘向撰《新序》,以及胡氏自编《皇明制书》《两京遗编》等多种。据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和《明代版刻综录》著录,这些书均刻印于明万历间,刊刻地点则不能一一辨明。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山东文登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抗倭英雄,传载《明史》卷二一二,生平事迹为人所熟知,兹不赘述。戚继光的著作有《纪效新书》十四卷,是一部军事著作,有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建布政司刻本,今存中央党校图书馆。
许孚远许孚远(1535—1604),字孟中,一作孟仲,号敬庵,德清(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见《明儒学案》卷四一《甘泉学案》。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八著录,许孚远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官福建巡抚时,曾刻印自著《敬和堂集》八卷。著录云:“孚远之学,虽出于唐枢,然史称其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故与罗汝芳、杨起元、周汝登龂龂相争,在姚江末派之中最为笃实。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是集前有叶向高序,盖万历甲午孚远为福建巡抚时所刊。每卷之首尚空其次第,未镌以版心号数。计之,凡序一卷,记一卷,杂著一卷,书一卷,疏二卷,公移二卷云。”
图片
此书行格为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单鱼尾,白口,版心下方记刻工之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36册即以此刻本为底本影印。许孚远在福州,还曾在共学书院刻印《白沙绪言》《困辨录》《乐舞谱》《讲堂歌选》《共学记》《圣学图说》《餐微集》《观生草堂》《共学书院志》等九种图书
图片
。叶向高为其撰《嘉议大夫兵部左侍郎赠南京工部尚书许敬庵先生墓志铭》,记其在闽宦绩云:“先生在闽,抚政之暇,多延见士大夫及诸生,讲明理学。闽人故株守紫阳绪说,不敢为高论,而先生尺尺寸寸,一禀于伦常。其词旨贯穿淹洽,听者忘倦,以是多所感发兴起。先生又创共学书院,置膳田,捐赀助文公祠,风教大行矣。”图片
许氏生平,又载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七五。
屠本畯屠本畯(1542—1622),字田叔,号豳叟,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万历间,官福建盐运司同知。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闽刻印徐
图片
编、屠本畯考订的《闽中荔枝通谱》八卷。徐氏云:“图片
以万历丁酉取忠惠《荔枝谱》而续之,时屠田叔为闽转运,通其谱而授诸梓。”注7此本另见于清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四一著录。今山东省图书馆、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存不全本一至五卷。屠本畯在闽所著有《闽中海错疏》三卷,成书于万历二十四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区域性水产志,现存福建省图书馆。据《闽书》卷四九本传载,屠本畯前后在闽凡三年,此书乃其刻印于闽,但今人往往因其为鄞县人氏,将此本误为浙版图片
。注7〔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载:“屠本畯,字田叔,鄞县人。万历间转运同知。商馈例金,一切谢绝。公暇,则与名士结社,风雅为一时所重。后擢辰州太守。”
图片
屠本畯在闽之时,商船出海,需官府发给官引,但官引往往被豪强垄断,转卖给商人而从中牟利。后屠氏改此法为将官引直接发给商人,从而杜绝了此漏洞。“政暇创祠乌石山,祀先贤词人之有声者;立社水口关,教弟子之习诗礼者,咸捐俸入为之。”图片
张汝济张汝济(1548—?),字泽民,别号傅野,山东汶上县人。他因过继给湖北荆州右卫籍之司镗(月泉)为后,故跟从养父姓,名汝霖。后回复本姓,改名汝济。21岁时,举隆庆二年戊辰(1568)科进士,于万历辛卯(1591)六月任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福建。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闽刻印其师徐学谟(1521—1593)撰《归有园稿诗编》七卷《文编》二十二卷。书前有万历癸巳仲春月门人张汝济撰《刻归有园稿序》,万历壬辰秋日竺林居士徐学谟撰《归有园稿序》。九行十九字,左右双边,版心白口,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下方记刻工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25、126册,即据天津图书馆藏万历二十一年张汝济刻、四十年徐元嘏(徐学谟孙)重修本影印。
张汝济生平事迹,以明袁宗道撰《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铭》所载为详
图片
。主要事迹已如前所述。 陈禹谟陈禹谟(1548—?),字孟文,号心抑,仁和(今杭州)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在福建道监察御史任上,刻印明穆文熙编《七雄策纂》八卷。卷前有万历十六年河南道监察御史东明刘怀恕、万历十四年穆文熙、万历戊子(1588)福建道监察御史武林陈禹谟三序。每卷题“吏部考功司员外东明穆文熙纂辑,河南道监察御史刘怀恕重校,福建道监察御史陈禹谟重梓”三行。今南京图书馆有存,《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4册即以此为底本影印。
此书作者穆文熙,字敬止,东明(今属山东荷泽)人,嘉靖壬戌(1562)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是编取《战国策》之文,加以评语,并集诸家议论附于上栏。大抵剿袭陈因,无所考证。”
图片
乾隆《浙江通志》载陈禹谟事迹云:“万历丁丑进士。授中书,擢监察御史,巡盐两淮,巡按江西,所至以简肃称。还京,给事中孟养浩以争国本杖阙下,禹谟疏力谏,将并杖,阁臣具揭救,得免。请养,里居十年。起,补巡漕,升太仆卿,巡抚郧阳,转刑部侍郎,卒于官,赠刑部尚书。”
图片
按,万历间,另有一位陈禹谟(1548—1618),字锡玄,江苏常熟人,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历仕南京国子监学正、四川按察司佥事、贵州布政使等。《江南通志》载其生平曰:“陈禹谟,字锡元,常熟人。刑部侍郎瓒子。万历辛卯举人。历官贵州参议,黔师有事于匀哈,禹谟奉命监军。先诱斩其谋主,遂分兵拔贼寨,凡二十有一。其一曰马蹄,有洞阻险贼所窟穴,用火攻,歼焉,镵石纪功而还。”
图片
由于两位陈禹谟生活年代相近,往往被误为同一人。如《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陈禹谟藏书”条,将陈禹谟字孟文所刻穆文熙《七雄策纂》误为陈禹谟字锡玄所刻
图片
。《中国古籍版刻辞典》“陈禹谟”条,也出现了同一失误图片
。 何继高何继高(1549—?),字汝登,号泰宁,浙江山阴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万历二十年(1592)官福州知府,曾重修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福州府刻本《玉髓真经》三十卷《后集》二十一卷,题“宋张洞玄撰、刘允中注释、蔡元定发挥”,著录为“何继高重修本”。版式为十三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单边,今国家图书馆存。同年又刻明周述学撰《云渊先生文选》六卷,今亦存国家图书馆。
清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载何继高宦绩云:“时倭蹂潮赣,闽海震动。高练兵措饷,筑城侦谍,规画井然。甲午(1594)夏,米价骤涌,市民乘机聚掠,高亟发卫卒守军器局,分兵屯诸巷口,挺身抚谕,乱乃定。……连岁饥而不害,寻迁长芦转运使。行日,军民遮留不置。”注8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五所载略同。《浙江通志》卷一六九则载:“何继高,《山阴县志》:号泰宁,万历癸未进士。居西曹,狱多平反。时人谣曰'执法不阿海与何’,'海’谓都御史瑞也。出知卫辉,调临江。岁大饥。载粟平粜,设粥以赈。复议免樟树、永平二镇榷税。调知福州,倭入朝鲜,闽省大震,与抚军计,移筑福州城。闽人至今赖焉。”
图片
注8〔清〕金
图片
、郑开极等:(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3页。何继高的刻本,还有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刻的明王畿撰、明李贽评《龙溪王先生文录钞》九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央党校图书馆等存。同年,何继高还刊刻明释豁渠撰《南洵录》一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存本。据雍正《畿辅通志》载,何继高于万历二十五年官长芦盐运使时,在沧州创建天门书院
图片
,从时间来看,此二书的刊刻地点应不在福州。 林材·林弘衍林材(1550—?),字谨任,号楚石,又号九龙山人,闽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与父林堪、子弘衍俱有文名。“起家舒城令,以最入谏垣。历吏科都给事中。与客谈朝事,常有叹惋忧时之意,为一时士大夫所重。以建言谪揭阳典史。家居二十余年。天启初,起田间,积官南通政使。”
图片
传载《明史》卷二四二。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七,林材曾编纂《福州府志》七十六卷;据卷三〇著录,著有《天垣疏草》四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林材以马森家藏抄本为底本,经谢肇淛、徐
图片
等人的校订,刻印宋梁克家纂《三山志》四十二卷。徐图片
跋云:“宋《三山志》四十二卷,林都谏先生捐赀授梓,阅岁告成。数百年不绝如线,一旦翻摹,传之来祀,甚盛心也。又恐秘之家塾,传弗能广,乃徙置法海禅寺,令主僧守之,以便好事者印行。昔白乐天以生平所著,散布东林、香山、善圣、南禅诸寺,与僧为约,不出寺门,不借外客,以丛林中善保守也。今都谏既置板于寺,且能公诸人,其视白公,广狭又何如哉!万历癸丑腊月,徐图片
题。”注9注9〔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按,此万历刊本今已无存,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崇祯十一年(1638)林弘衍越山草堂刻本,乃林材之子所刊。卷端题“宋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清源梁克家撰辑,明吏科都给事中林材订正,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林弘衍重梓”。林弘衍(生卒年未详),号得山居士,以父荫官户部主事。刊本行格为九行十九字,注文小字双行同,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下记刻工。对此刻本,陈叔侗先生有言,崇祯十一年距万历刊《三山志》时,仅差二十三年(按,应为二十五年),其是否即弘衍家藏之万历本,或崇祯时又重刊
图片
?对此,笔者也有同感;但若需对此做一查考,前提是要有万历本,两相比较,方可做出结论。 邓鍊邓鍊(1552—1599),字文纯,号纯吾,南城(今属江西抚州)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吴、闽、越各地。万历十七年(1589),在官福建监察御史时,刊刻明林燫撰《林学士诗集》六卷、《林学士文集》十六卷,今日本内阁文库存原刊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5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即据邓氏刻本所抄录。邓鍊《学士林对山先生集序》云:“先生研精著作,扬搉政事,记述功德,润色皇猷,间与荐绅学士赠遗赓咏,人推大雅。……余未识荆于先生,而蚤受知于先生介弟仲山公。既按闽,获缔观其集,而因想见其人,故不辞锓而序之如此。……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旴人邓鍊撰。”林燫门人太原王穉登所撰《林学士先生集序》谓:“使者邓公按闽,为仲山先生弟子,图为其师锲集……邓公捐俸入赎锲之,为诗六卷,为文十六卷,名曰《林学士集》。”
图片
何乔远《闽书》卷四五《文莅志》载:“邓鍊,南城人。宽仁明简,吏民安之。”
图片
邓氏生平,又载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四。 翁正春翁正春(1553—1626),字兆震,号青阳,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状元,授修撰,迁礼部侍郎,天启初起礼部尚书。于天启间刻印自撰《南宫奏草》四卷,今苏州市图书馆有存本
图片
。此书山东省图书馆亦存,福建省图书馆则有清抄本图片
。翁正春事迹,详载《明史》卷二一六、清陈鼎《东林列传》卷一七、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等。《闽中理学渊源考》略云:“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父兴贤,以贡士起家建阳教谕,历两浙运判,粹于《易》学。正春久不得志于会场,已谒授龙溪教谕矣。大比之年,郡太守梦明岁状元出龙溪,劝驾焉。万历壬辰廷对第一,明代状元及第,典史则曹公鼐,广文则正春,无两也。授翰林修撰分校会闱,主试京省,得士最多。历官礼部尚书。会都御史杨涟疏论厂珰魏忠贤,正春率詹事府僚弹治之,辞甚激烈。珰矫旨切责,正春随乞终养归。天启末,起原官,寻卒。崇祯初,谥文简。”
图片
陈邦瞻·马歘陈邦瞻(1557—1623),字德远,号匡左,瑞州高安(今江西宜春高安市)人,明末史学家。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万历三十九年(1611)官福建按察使时,在闽中刻印宋胡宏撰《皇王大纪》八十卷。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七著录:“万历辛亥高安陈邦瞻序称,宋代止漕治一刻,近传益少。余入闽始得之,诸生马歘为之重刻者也。”
图片
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有存本。万历四十年(1612),陈邦瞻又刻印宋陆游撰《渭南文集》五十二卷,见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〇著录图片
。陈邦瞻生平,见载《明史》卷二四二、雍正《江西通志》卷七一。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载:“邦瞻,字德远,高安人。……历浙江、福建、河南参政,按、布两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以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入为工部、兵部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德远留心问学,于经史之学殊有原本,撰宋、元史纪事本末,为史家所称。搜访高、杨、张、徐之集,刻而传之,使淫哇靡曼之后,复闻正始之音,其风尚可思也。”
图片
陈邦瞻的著作还有《荷华山房摘稿》七卷、《荷华山房诗稿》二十六卷。诸生马歘(生卒年未详),字季声,怀安县(今属闽侯)人。万历间贡生,后历官武昌府、兴国州判官。其父马森,字孔养,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户部尚书。父子二人事迹,俱见载于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四《马森传》。
董应举·朱一龙董应举(1557—1639),字崇相,闽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官广州府教授、南京国子博士、吏部主事、南大理寺丞、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终工部右侍郎兼户部侍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印元吴澄撰《三礼考注》十卷《序录》一卷《纲领》一卷,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十几家图书馆有存。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万历初,与惠安朱一龙在福州合刻元惠安卢琦撰《圭峰集》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云:“此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万历初邑人朱一龙、福州董应举序而刻之。”
图片
董氏著有《崇相集》,崇祯间分别有十六卷本、十八卷本两个刻本,均为董应举所自刻。钟惺序称:“闽有董崇相先生者,其人朴心而慧识,古貌而深情。所为诗似其为人,非惟不使人知,而若不敢以作诗自处者。庚戌,予始读而选之,见其力之至,巧之中。盖独胜者过于同能,而兼长者逊其专诣。公亦知予不妄,而诗始有集。丙辰,始征予序,而犹不欲使有闻于世。”图片
董氏生平事迹,见载于《明史》卷二四二。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八载,其天启年间落职闲居期间,“居武夷八曲之涵翠洞,与生徒讲学,老而不倦,卒年八十三”。对其为人,又有“好学善文。在官慷慨敢任事……又疏水利,修学校,置社仓义田。……皆有德于乡”
图片
的评价。董应举的著作有《韩柳合评》十卷,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崇祯福州刻本。与董应举合刻《圭峰集》的朱一龙(1515—1590),原姓郑,字于田,惠安东山人。从学于张岳,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官广东左参政,迁江西参政。其著作有《一统舆图广略》和《游海梦谈》四卷。传载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三《明列传》;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四有《藩伯朱于田先生一龙》。
叶向高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福清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礼部尚书召入东阁,任大学士。不久任首辅,在朝为“独相”七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致仕归,光宗即位复召之。天启间,与权臣魏忠贤不合,上疏求去,卒谥文忠。传载《明史》卷二四〇。国史之外,事迹在地方志书中记载甚详,兹不赘述。其著作有《苍霞草全集》《说类》等。
叶氏乃明后期的大学士,著述甚富,刻书亦多,在福州本地和外地都有刻书。
在外地刻书是在其宦游金陵之时。计有:
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金陵刻印唐欧阳詹撰《唐欧阳先生文集》八卷《附录》一卷。为闽县徐
图片
编次,前有南京户部四川清吏司侯官曹学佺和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李贻孙二人的序。原刻本今南京图书馆存,为清末丁氏八千卷楼旧藏,九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同年,与曹学佺共同刻印唐黄滔撰《唐黄先生文集》八卷《附录》一卷。版式与上一刻本同,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有原刊本收藏。《四部丛刊》本即据此本影印。
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印宋福清郑侠撰《西塘先生文集》十卷,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今国内20多家大中型图书馆有原刊本收藏。此本底本,据叶向高序,系叶氏从秘阁中“索而观之”,“乃宋隆兴间公之孙嘉正知建昌军时所刻,其书尚完善,诗若文共若干卷”,“因令人抄录,寄之南都,授同郡董崇相、陈元凯、曹能始三君校之,而崇相稍为删其繁复,仅存若干卷,以质于余。余复加汰焉,乃始授梓”
图片
。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一二载:“万历中,其乡人叶文忠公向高得秘阁本刻于金陵;隆兴甲申,公之孙嘉正守建昌军刊也。……盖先生集南渡后凡三刻,今本乃第四刻也。”图片
叶向高金陵刻本,往往被今人误为闽刻本图片
。叶氏在闽刻书,则是在其致仕之后。据《四库全书总目》,叶氏致仕回到福清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整理其父叶朝荣撰《诗经存固》八卷并刊行。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著录。又刻叶朝荣的文集《芝堂遗草》七卷,凡诗一卷,文六卷。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九《别集类存目》
图片
。万历至天启间(1573—1627),叶氏刻印自著《苍霞草全集》一百一十八卷。 徐熥徐熥(1561—1599),字惟和,闽县人。父
图片
,字子瞻,自号相坡居士。弟图片
。明万历间,徐熥曾刻印明邓原岳撰、徐图片
校《闽中正声》七卷。该书选录明代福州属县51位诗人的268首诗作,“大率取明诗之声调圆稳,格律整齐者,几以嗣响唐音”图片
。今福建省图书馆有存本。万历《福州府志》载:“熥少即以诗自命,万历戊子举于乡。为文千言立就,独于诗刻意极思。婉而不靡,丽而不浮,余音逸响,铿如也。初,熥父
图片
苦学力行,免永宁令归,家故贫。至熥益嗜书好客,客有急来归,即倾赀赈之,用是家益落。卒年三十九。”图片
《福建通志》称其“与弟布衣图片
俱擅才名。……著有《幔亭集》二十卷,又选《晋安风雅》十二卷。”图片
按,《幔亭集》应为十五卷,今存其弟徐图片
万历刊本。《晋安风雅》今存万历刻本,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45册。徐熥生平,详载于明陈价夫撰《徐惟和行状》、明陈鸣鹤撰《徐熥传》
图片
,以及今人陈庆元编《徐熥年谱》等。 谢肇淛谢肇淛(1567—1624),字在杭,号小草斋主人,长乐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湖州推官,移东昌,迁南京刑、兵二部,转工部郎中。出为云南参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谢肇淛是明万历间闽中著名的藏书家、抄书家和文学家。其藏书甚丰,与徐
图片
、曹学佺齐名,号称“鼎足三家”。谢肇淛的刻本,有万历二十四年(1596)刊明郑善夫撰《郑诗》,卷数不详,版式九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存不全本一至八卷。万历四十二年(1614),谢肇淛刻印自著《北河纪》八卷《纪余》四卷,叶向高序,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有存。此书为谢氏历官工部时所撰,具载河流源委及历代治河利病。“搜采颇备,条画亦颇详明。至山川古迹及古今题咏之属,则别为四卷附后,名曰《纪余》。”
图片
谢肇淛性喜抄书,通过大量的抄录来增加其藏书。他抄书所用的纸版心有“小草斋抄本”五字,故被称为谢氏小草斋抄本。其抄本,被后人列入“明以来钞本书最为藏书家秘宝者”之一图片
,今珍藏在各大中图书馆的还有二十多种,三百多卷。谢肇淛的著作有《小草斋文集》《小草斋诗集》《五杂俎》《文海披沙》《滇略》《鼓山志》《太姥山志》等十几种。其生平,见载于《明史》卷二八六、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民国《福建通志·列传》卷二七。
徐图片
徐
图片
(1570—1645),字惟起,一字兴公,闽县人。明末著名藏书家、书法家和诗人。万历间,曾编刻《蔡端明别纪》十二卷,今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六家图书馆有存本图片
;万历二十九年(1601)又刊其兄徐熥撰、陈荐夫选、王若编《幔亭集》十五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内阁文库等有存。该书前有张献翼、屠隆、屠本畯、谢吉卿序,以及邓原岳、顾木典跋。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万历间,又刻印友人、古田诗人林春秀(子实)撰《枕曲集》,见徐氏《红雨楼序跋》卷一《题子实遗稿》一文著录注10。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印自撰《榕荫新检》十六卷,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卷前有万历丙午吴腾蛟序。今南京图书馆存有此书,《续修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影印。天启六年(1626),刻印明翁绍扬撰《狎鸥草堂》二卷,今上海图书馆有存。
注10〔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徐
图片
还曾在白门(今苏州)编刻唐欧阳詹撰《唐欧阳先生集》八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存。徐氏《笔精》卷五自述说:“余在白门时,编刻《欧阳詹集》,自谓无遗矣。偶阅《全蜀艺文志》,詹有《新都行》云:'缥缈空中丝,蒙笼道傍树……’原本所遗,尚俟补续。”注11注11〔明〕徐
图片
:《笔精》卷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据清李家瑞《停云阁诗话》卷一四,徐氏刻本还有唐处士《周朴诗集》,云:“明徐兴公搜刻之,仅三十七篇。”
图片
徐
图片
生平事迹,见载于《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传》。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六载曰:“图片
字惟起,一字兴公。博雅多闻,善草、隶书。所居鳌峰之麓,藏书七万余卷。曹学佺为构宛羽楼庋之。又构数椽于山园,环视三山之胜,名曰绿玉斋。平生游交广,足迹所至,遍揽四方豪俊,简札往来无虚岁。……当是时,福建首郡人才极盛,叶向高、翁正春、曹学佺、陈价夫、荐夫、谢肇淛之伦,莫不宏奖风流,飞染文藻,而皆与图片
亲厚。价夫其姻,肇淛其甥也。其于同时诸子著作,无问存殁,靡弗惓惓赞其传布。”图片
徐
图片
的抄本,则有天启四年(1624)抄其文友怀安马歘撰《下雉纂》一卷,今福建省图书馆存;崇祯六年(1633)抄明郑赐《闻一斋诗稿》不分卷,末叶有“崇祯癸酉仲冬鳌峰六十四叟徐兴公抄藏”一行,收入《明别集丛刊》第1辑第21册。 曹学佺曹学佺(1575—1647)
图片
,字能始,号雁泽,又号尊生、石仓,侯官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四川参政、按察使。天启六年(1626),因撰《野史纪略》,直言梃击案始末,得罪魏忠贤一党而被削职;遂家居二十年,著书石仓园中。唐王朱聿键时,官封尚书加太子少保。清军入闽,自缢身亡。传载《明史》卷二八九《忠义传》。曹学佺是明末闽中著名的藏书家、文献学家、刻书家和诗人。其见于记载的最早刻书,为明林光宇《林子真诗》一卷。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引明徐兴公语曰:“林光宇,字子真。作'鸿门宴’乐府,每自诧不减谢皋羽、杨廉夫也。负才跅
图片
,病狂易而死。曹能始刻其诗一卷,吾乡一时之隽,未见其止,知之者鲜矣。”图片
《石仓文稿》卷一有《林子真诗序》和《子真诗跋》,其序开篇即言“子真死将有半年,友人学佺始得其遗稿选辑而刻之”;末署“乙巳”图片
,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万历三十四年,曹学佺又刻印唐黄滔撰《唐黄先生文集》八卷附录一卷,见清邵氏《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五著录。版式为九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原刊本今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著录为叶向高、曹学佺等刻本。
其后有崇祯三年(1630)刊自撰《大明一统名胜志》二百零八卷,版式十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今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存。同年刻印邑人闽县郭廑撰《镜湖清唱》四卷,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著录云:“国初吾郡诗人辈出,十子而外,复有二十余家。……郭廑字敬夫,湮没二百余年,无有知者。……予既录其遗编,并为考其地里,付曹君能始授之梓,敬夫之名从此弗至湮没,不亦厚幸矣乎!”注12崇祯四年(1631),曹氏刻印自编巨帙《石仓十二代诗选》,该书被郑振铎先生称为“明代诗选中最宏伟之著作,其明诗一部分尤关重要”图片
。此书凡一千二百五十四卷,今首都图书馆存完帙,子目见《中国丛书综录》图片
。注12〔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崇祯十一年(1638),他又刻印自撰《金陵集》三卷附《游太湖诗》一卷,今国家图书馆有存本。
曹学佺的著作还有《易经通论》《书传会衷》《春秋阐义》《蜀中广记》等十几种。作为明末文献学大家,明亡后以身殉国的忠烈之士,其生平在正史、方志中载之甚详,兹不赘述。
杨德周杨德周(1579—1648),字南仲,一字齐庄,号次庄,宁波鄞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崇祯四年(1631)官古田知县。六年,在古田编撰并刊刻地方志书《玉田识略》八卷,今南京图书馆有存本。杨氏所刻,还有崇祯间明杨守阯撰《碧川文选》八卷《诗选》八卷《别录》一卷《补遗》一卷,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宁波天一阁有存本,刊刻地点待考。
同年,他又刊刻了朱熹的《南岳酬唱集》。杨德周在《镌南岳酬唱集序》中说:“夫今日之不泯文献者,即后日文献之必不可泯者也。”
图片
附录搜集了朱熹与林用中书信及遗事。他在《刻晦翁与林东屏先生书及遗事序》云:“今取诸先生帙,诵诗读书,尚友论世,三复之余,知不必岐为两截矣”。图片
乾隆《古田县志》卷五《名宦》载其:“崇祯间,任古田令。甫下车,即榜县门曰:'所不与民伸冤,抑而任意低昂者,誓不生还!’自是,剔蠹必清其源,锄奸先湔其蔀。编审清核,追呼不扰。时旱荒相仍,征敛无艺,汲深绠短,抚字心劳。凡百设施,皆准今酌古,剂量而行之。……辑纂志略,典核精详。富吟咏,为能以风雅饬吏治云。”
图片
著作有《澹圃芋纪》一卷、《舆识随笔》一卷、《杜律解》八卷等,均见《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杨德周在闽,还刻印明徐
图片
编《闽南唐雅》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三著录:“明徐图片
编,费道用、杨德周等补之,德周序言之甚明。而卷首题名乃称道用辑、德周订,而图片
校之,殆图片
为闽人,而道用、德周皆闽令,故让善于二人也。所录皆闽中有唐一代之诗,自薛令之以下得四十人。是时胡震亨《唐音统签》已出,钞合较易,故所载颇详。然秦系、周朴、韩偓,其人既一时流寓,其诗又不关于闽地,一概录之,未免借材之诮也。图片
有《榕阴新检》,德周有《澹圃芋纪》,皆已著录。道用字暗如,石阡人。官福清县知县。”图片
陈衎·陈涓陈衎(1586—1647),字磐生,闽县人,明万历国学生。曾读书京口金山,因所葺草堂面临大江,故以“大江”名其集。明崇祯十二年(1639)刻印其自著《大江集》二十一卷。九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卷端题“闽中陈衎著”。《大江集》有崇祯戊寅(1638)杨德周序,同年徐
图片
序,崇祯己卯(1639)陈衎自序,同年徐睿后序。陈衎所著还有《玄冰集》十一卷,今南京图书馆存陈衎明崇祯自刊本,1995年收入《福建丛书》,由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今福建省图书馆存此书抄本。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载:“陈衎,字磐生,万历末为国学生。自其父以上五世,皆有集传闽中。衎少受学于董应举。长,与徐熥、徐
图片
相切劘。为人慷慨自负,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靡不研究,又好谈边事利害及将相大略,穷老气不少衰,尝自撰墓志。”图片
民国《闽侯县志》卷七一《文苑》所载与此相同。《静志居诗话》卷一九称其“与徐兴公同入曹能始阆风楼诗社,而赋才懦钝,光焰郁而不舒。其自序比于春草蔓生,秋虫孤响。良亦自得之言。”图片
陈衎另撰有《大江草堂二集》十八卷,于明弘光元年(即清顺治二年,1645)由其子陈涓刻印。版式与《大江集》同,前有崇祯甲申曹学佺序,同年陈衎自序。序后有弘光元年陈涓题识:“甲申终岁,天运一更,故与诸弟浚、纶、润等谋寿之梓,用广其传云。弘光元年人日,男涓顿首百拜谨识。”
图片
卷端题:“闽中陈衎磐生著,徐钟震器之较”。今南京图书馆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存本,原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所收藏。此书于1996年收入《福建丛书》。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六载:“陈涓,字泾伯。……学源于六经子史。殚心注疏,下至禅宗道旨,无不深究。周亮工谓其诗文极深厚之致。”图片
闽县陈衎所著《玄冰集》,曾被误为许昌陈衎所著
图片
。考此书行款为九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卷端题“颍川陈衎磐生著”。颍川,今河南许昌。然而,颍川系陈氏郡望,并非陈衎籍贯或居住地。这大概是将陈衎错为许昌人氏的原因。此书有其崇祯二年自序,从卷端所题,以及内容多有与闽中邓庆寀、曹学佺等人唱和之作来看,应系闽县陈衎所著。 韩锡韩锡(约1592—1636),一名廷锡,字晋之,侯官人,以书法名世。万历、崇祯间,刻印自撰《韩子》二十七卷,为韩氏手书上版。全书分为二十集,均以甲子编年为集名,从甲寅(万历四十二年,1614)至癸酉(崇祯六年,1633)每集一、二卷不等。此书虽为明末所刊,但国内今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完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本缺壬申、癸酉二集。1997年,福建省文史馆以福建省图书馆藏本为底本,补以北大藏本影印,取名为《榕庵集》,列入《福建丛书》第1辑出版。
郑丽生,清福州藏书名家注韩居主人郑杰(昌英)后人。他在《榕庵集》一文中说:“锡,字晋之,侯官人。受业于董见龙(应举)之门,所作多拗涩。……余友林君汾贻存有其集,为吾家昌英先生旧物,卷末题云:'嘉庆戊午缉闽诗,费半串购于后街刘旧肆。注韩。’序后并有批云:'文与字俱欠筋节,虽欲岸然自异,亦坐井观天之见而已。’又《韩子二言叙》后批云:'如山僻人说趣语,终鲜超脱口吻。’亦皆先生手笔也。”
图片
韩锡生平史料甚多,见载有清郭柏苍《乌石山志》卷七《韩锡传》,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六《韩廷锡传》,而以余甸《韩晋之传》为详。略云:
韩廷锡,字晋之,侯官人,幼聪慧,九岁背诵六经,略无舛误。与乡里群儿处,不妄言笑。未弱冠,举止如老成人。家素贫,菽水不给,而略财无苟得。膏火不具,而开卷必衣巾。当万历季年,补博士弟子员。……又尝以字学坏于钟、王,故悉力于大小篆,终身不作行草;即真书,亦不得已于应试时为之。……先生特立独行,终身蓬荜,学不徇世,世亦罕稀之。余为略书其大概之可传者如此。犹恨不使乡先贤蔡九峰、黄逸斋诸公见此后贤也。
图片
南居益南居益(?—1644),字思受,号二太,陕西渭南人。万历戊戌(1598)进士,由刑部主事累升至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启三年(1623),以太仆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天启五年(1625),在闽刻印明徐
图片
撰《鳌峰集》二十八卷。九行十八字,左右双边,版心白口,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下方记刻工名。卷端题“闽郡徐图片
兴公著”,卷前有南居益、朱谋图片
、曹学佺、张燮诸序。南居益《鳌峰集序》曰:“君《鳌峰集》凡若干卷,未及梓行,余为授之副墨氏。……天启乙丑仲秋关中南居益撰。”图片
此“副墨氏”,指的是受委托刊印的书坊,应即朱谋图片
《序》版心所署“邹希美梦瀑斋”(原注:“邹希美在梦瀑斋雕”)图片
。此刻本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有存本。清郭柏苍《竹间十日话》有云:“《鳌峰集》,为南中丞居益所刻。”
图片
此书刻成,徐氏曾寄赠一帙给温州友人何白,何有《答徐兴公,时兴公刻鳌峰集成见寄,并简曹能始方伯》一诗,中有句云:鳌峰
图片
屴挟九仙,一柱秀出东南天。知君竹屋在其下,十亩绿贮潇湘烟。
轩窗玲珑月满地,翠浪激激风涓涓。
图书万轴尽秘本,插架一一丹铅编。
…………
温南中丞好奇者,清夜下榻谈蝉聊。
割俸授工贞采枣,自附桓谭知《太玄》。
劂剞未竟忽相寄,扇板更写嘤鸣篇。
老眼连朝洗昏翳,对食忘七宵无眠。
…………
图片
诗中“温南中丞”“割俸授工”,描写的就是南居益捐赠俸禄刻印此书的情节。
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九《名宦》载其在闽事迹云:“南居益,渭南人。万历进士,天启间巡抚都御史。清正不染,兼饶才略。适红夷飘舶海上,挟市为抢掠,后遂据澎湖筑城,势甚猖獗。居益相度机宜,择骁将王梦熊等率兵三路齐进,大破之。献俘奏捷,闽地以安。”
图片
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南居益著作有《抚闽疏》四卷、《青箱堂集》六卷。其事迹,详见《明史》卷二六四。 沈犹龙沈犹龙(?—1645),字云升。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崇祯间官福建巡抚,崇祯十三年(1640)刻印明何乔远撰《名山藏》一百零九卷,为史部纪传类著作。全书分为35类,记明代史实。今北京大学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等20多家图书馆有收藏。十行二十字,注文小字双行同,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上方记书名,下记刻工。书前有崇祯十三年钱谦益、太原门生王邵沐二序,目录后有“较刻名山藏姓氏”,“仝梓”者列巡抚沈犹龙、巡按路振飞、右布政使申绍芳、分巡兴泉道曾樱等八位福建官员名氏。分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25—427册、《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46、47册。
沈犹龙宦绩,见载于《明史》卷二七七、康熙《福建通志》卷三〇《名宦》、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三等,所载生平事迹详尽且原书易得,兹不赘述。
冯让冯让(生卒年未详),字宗和,浙江丽水人。天顺二年(1458),以都知监少监镇守福建。天顺五年,在福州府学据北宋后期福唐郡庠刻版,修补并重印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一百二十卷。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六著录明修宋福唐刊本云:“每叶二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至二十八字不等。宋讳有缺笔,版心注'大德、至大、延祐、元统补刊’,盖宋刊元修之本。《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是帙。……此刻惟将次行颜注衔名改题'镇守福建都知监少监括苍冯让宗和重修’。卷末有天顺五年孟冬,让《修补福唐郡庠书版跋》,云:'予奉命来镇福建。福庠书集版刻年深,询知,模糊、残缺过半,不便观览,心独恻然,鸠工市版补刻’云云。始知宋刻于福唐者兼收并蓄之益,固如是耶?”
图片
此本今存南京图书馆。按,太监镇守制度,始于明正统年间,嘉靖初始废。万历间,魏忠贤专权之时,又有矿税太监之遣,革除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据弘治《八闽通志》卷三〇《秩官》,冯让于天顺二年以都知监右少监镇守福建,八年还朝
图片
。 金学曾金学曾(生卒年未详),字子鲁,号省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改礼部主事,出为湖南督学。万历十年(1582),起用为佥事,任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在闽期间,大力推广种植番薯以度饥荒。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印宋真德秀撰《重刊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五十五卷,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栏。卷首有落款为“万历二十六年五月朔日吉旦钦差提督军备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钱塘金学曾”叙。略云:“公著述甚富,世亦多有,而全集顾罕见。余叨抚闽之二年,属盐幕林君走境内,稍葺前贤祠墓,爰访公家,仅存一编,为捐帑金梓布之。因识其耿耿之私如此,而窃叹夫用贤者必尽贤者之用,而后可以责贤者之不效也。林君名培,粤人,以御史抗言谪。是集翻校皆其力,盖其平生雅不愧公云。”
图片
卷五五末有“万历丁酉岁季冬月重梓于景贤堂”刊记,张钧衡《适园藏书志》卷一二著录。《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云:“此本为明万历中福建巡抚金学曾所刊,国朝浦城县知县王允元又补葺之。”图片
由此可知,此书应刊于真氏故乡浦城县,而非金学曾的故乡钱塘图片
。万历二十八年(1600),金学曾又刻明大田田一
图片
撰《钟台先生文集》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0册。半叶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田一图片
,大田人,字德万,隆庆中会试第一,授编修。此书《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明万历二十八年福建田元振家刻本。台北“国家”图书馆则认为其是万历二十八年福建巡抚金学曾刊本。之所以对此同一刻本会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是因为此书卷首有“钦差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同年金学曾阅发校梓”注13;卷末又有田元振《刻钟台田先生遗集》识语,其中说:“用是辑其如线者,寿之于梓,俾耳而目之,亦以为片羽一脔云耳。”注14语意之间,似乎又有其自刻之意。以拙见,此书属金学曾动用官帑刊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注13〔明〕田一
图片
:《钟台先生文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0册,第67页。注14〔明〕田一
图片
:《钟台先生文集》卷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0册,第265—266页。另据民国《长乐县志》载,万历间,金学曾又曾刊行明长乐陈经纶编《金薯传习录》二卷。著录云:“世元字捷先,国学生。……世元之先,诸生,名经纶者,明万历间贾于吕宋,携番薯归。献其种与法于巡抚金学曾,金为刊行其法。至世元贾于山东,复运种以教青、豫之人。”
图片
金学曾生平事迹,见载于清嵇曾筠等修纂《浙江通志》卷一五八《名臣》,清厉鹗撰《东城杂记》卷上《金中丞别业》等。民国《福建通志·名宦传》卷一三载其仕闽事迹云:“时倭寇出没不常,学曾策其途径多在彭湖,乃建闸置戍以遏其冲。倭至,急击,不使聚舯乘风窥犯,屡有树下、乌坵、浯屿、铜山、澎湖、南澳、甘山之捷。顾失巡按意,以滥饷劾,寻白。”
图片
任勉任勉(生卒年未详),一名勉之,字近思。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洪武甲戌(1394)进士。永乐三年(1405),在福建参政任上,刊刻其祖父任士林(1253—1309,字叔实,号松乡)撰《元松乡先生文集》十卷。今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存本
图片
。其事迹,详见明焦竑《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卷九〇钱溥撰《参政任勉墓志铭》。《明一统志》卷九载:“任勉,华亭人。洪武中举进士,知鄱阳县,甚得民心,后升福建参政。宽猛得宜,吏民畏服。”
图片
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一载:“任勉之,字近思,华亭人。洪武甲戌进士,知鄱阳县令。有不便者或为匿名书诋之,下令曰:'告我以过,是忠于我也。’累官福建参政。宣、正间,政事、文章以勉之为称首。”图片
明解缙有《赠参政任勉之闽中》七律一首:
饶州棠树绿初浓,又佐闽藩镇国东。
海甸帆樯千里外,蓬莱宫阙五云中。
风回画省榕阴合,雨过青林荔子红。
莫谓内廷官位重,古来方岳拜三公。
图片
汪延艮汪延艮(生卒年未详),字连山,明浙江山阴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任侯官县丞,刻印其父汪应轸《青湖先生文集》十四卷附录十卷。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下有刻工之名。题“明赐进士江西提学佥事前翰林院庶吉士户科给事中山阴汪应轸著,不肖男延艮编,明赐进士翰林院修撰后学诸大绶校,门人长乐县知县南昌杨汝辅辑”。前有嘉靖丙辰翁溥序、嘉靖三十八年叶邦荣序
图片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青湖文集》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正德丁丑(1517)进士,官至江西提学佥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为其子延良所编,前七卷为文,后七卷为诗。应轸有吏才,兼以气节著。史称其'在户科岁余,所上凡三十余疏,皆切时弊’。今观集中诸奏牍,多侃直之言,颇见风采。诗文则率皆朴实,犹守成、宏之旧格。”
图片
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此书虽入“别集类存目三”,但在近年出版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所收并非嘉靖本,而是清同治间广州刊本,盖因嘉靖闽侯刊本在大陆已无存之故。据沈津《书城挹翠录》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此嘉靖本今存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图片
。刻书者汪延艮,史志所载甚罕,惟嘉靖三十八年叶邦荣《青湖先生文集序》有载:“先生仲子连山君延艮,丞侯官,以儒术而饰吏治,孝思不忘,刻集以传,信夫,能世其家者也。……嘉靖三十八岁己未一阳月朔日,逸史氏闽中朴斋山人叶邦荣仁甫敬书。”
图片
汪兆镛《山阴汪氏谱录》载:“□□府君讳延艮,青湖公次子。事迹阙。兆镛按:旧谱于远代惟载本支,故世系表未列延艮公。考《青湖公文集·休斋公行状》,延艮,国子生。叶邦荣《序》:'公仲子连山君延艮,丞侯官,以儒术缘饰吏治,孝思不忘,刻集以传。信乎,能世其家。’云云。兹补入谱录,以免湮没。”图片
此处在引用叶邦荣序时,对文字略有改动。 吴雨吴雨(生卒年未详),字元化,号磊老,闽县人。万历间诸生,著有《毛诗鸟兽草木虫鱼考》二十卷,并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磊老山房”名号刊刻出版。前有万历丙午(1606)人日侯官曹学佺序,题“闽中吴雨元化辑,徐
图片
兴公编”。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磊老山房”条称:“明万历间侯官人傅汝舟的室名。汝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一号磊老,有《傅山人集》。刻印过吴雨《毛诗鸟兽草木考》20卷。”
图片
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所载与此略同图片
。按,傅汝舟(1476—1557)图片
,初名舟,字木虚,号磊老,侯官人。其乃弘治间布衣诗人。万历三十四年时,他逝世已近五十年,故此刻本不可能系其所刊。此书实际上系作者吴雨本人自刊。徐
图片
有《题吴元化磊老山房》诗云:“山房结构不知年,长日幽栖傍九仙。磊老碧岩当屋后,荔奴青叶荫窗前。字工科斗师程邈,诗考虫鱼疏郑玄。邻我卜居应切近,宁辞百万买邻钱。”注15《于山志》载:“磊老山房,在鳌峰坊北。为明吴雨宅,与徐图片
隔屋。吴雨,字元化,号磊老,闽县人。万历间诸生,著有《毛诗鸟兽草木虫鱼考》。郑邦祥《题吴元化磊老山房》诗云:'磊老何年住此峰,茅房遥傍翠芙蓉。丹泉穿竹寒供茗,药灶支藤巧对松。篆按鸟文临石鼓,灯燃鱼碗听秋钟。闭门疏就毛诗考,不管阶前藓迹封。’”图片
注15〔明〕徐
图片
著,陈庆元、陈炜编著:《鳌峰集》卷一八,广陵书社2012年版,第535页。由此可知,此磊老山房系吴雨的书房之名,地点在福州城内于山鳌峰坊北,与傅汝舟的“磊老”之号偶同而已。
通常,诸家书目包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中国古籍总目》经部
图片
著录此书,都仅著录为“明万历磊老山房刻本”或“明万历三十四至四十七年磊老山房刻本”,而不作“明万历吴雨磊老山房刻本”。这是因为就刻本本身而言,并未提供相应的信息来对作者进行辨析的缘故。《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67册,即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磊老山房刻本影印。 徐鉴徐鉴(生卒年未详),字观甫,南昌府丰城县(今江西丰城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万历四十二年(1614),官福建巡按御史时,编、刻其先祖宋徐鹿卿撰《宋宗伯徐清正公存稿》六卷附录一卷。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一著录:“裔孙鉴校梓。宋徐鹿卿撰。鹿卿字德夫,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嘉定十六年进士。调南安军教授,改福建安抚司干办公事。……授宝章阁待制知宁国府提举鸿禧观致仕。……明万历甲寅,进士巡按福建御史十二世孙鉴观甫从家乘中搜其余稿,汇次六卷授梓。进士提督福建学校副使十三世孙即登又序之。末附年谱、诰诏、史志一卷。”
图片
有“皇明万历甲寅春王正月十二世孙鉴拜手谨撰”“十三世孙即登拜手谨撰”二序,卷前题“裔孙鉴校梓”一行。徐鉴曾编纂和刊刻了两部类书,一是《诸书考录》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著录云:“明徐鉴撰。鉴字观父,丰城人。万历辛丑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是编采诸书新艳字句,分三十六门,而地理一类又自分都邑、山水、杂录三门,实三十八门。捃拾寒窘,殊罕创睹,又多不注出典,其注出典者,亦多删改原文。勘验本书,率不相应,盖皆剽窃于类书之中,非根柢之学也。”
图片
此书现存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今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存。前有署“万历乙卯一阳月丰城徐鉴撰”自序,每卷前题“丰城徐鉴编辑”。半叶九行,行大小字不等,白口,单鱼尾。版心上方题书名,中记卷数和门类,下方记刻工之名。除字迹模糊辨认不清者外,有以下刻工之名:高尚武、谢科、刘大、杨海、贺表、石梁终、王可成、芮可成、业儒、陈瑜、胡守志、陶仁、干龙、王容、朱山、梁华、陶绍、刘仕任、陶见、商祐、葛明、陶仲智、孙本、刘金、刘汝思、王贵、叶元、刘汝忠、杜乔、甘文、王明、李青、张文、周祥、田文、陶仲礼、毛士远、王荣、王锦、朱荣、石全等。刻工所刻字数偶有所记,如石梁终刻四百七十,王贵刻四、四十八等。
另一部则是《诸经纪数》十四卷。亦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著录:“明徐鉴撰。是书于十三经成语中摘取其数,以类相比,自一数至万数。其有一句兼诸数者,则别称为叠数,而无数目字者不录。各标本语,略引上下文及注疏附于其下,盖欲仿《小学绀珠》之例,然杂事不妨类隶,岂容割裂圣经以供挦扯也?”
图片
此本现存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本,今国家图书馆存。卷前有题署“万历丙辰春正月丰城徐鉴书”序,每卷前题“丰城徐鉴编辑”。半叶十行,行大小字不等。白口,单鱼尾。版心上方题书名,中记卷数和门类,下方记刻工之名。除上一部书出现的刻工如商祐、张文、周祥、朱荣、陶绍、甘文、杨海、刘大、田文、刘仕任、梁华、毛士远、刘汝忠、刘汝思、王贵、高尚武、王荣、业儒、石全、胡守志、杜乔、李青、王锦、陶见等之外,还有薛洪、陈祯、萧奉、邓召林、邓文谈、丁文、陈贞、邓召景、张文言、张一凤、高儒、高梁、杜加贵、周德、王荣、邓召珮等。与上书略有不同的是,在书口下方,除刻工外,还出现了几个书工之名,如“陶仲信写”“陈忠写”“章弼写”“祁文写”“王都写”等。
《建阳刻书史》曾详录嘉靖时期的建阳刻工,但未及万历时期的建阳刻工,此二书或可补此之阙。巧的是,后世对这两部书的评价均不高,而且它们都是在建阳出版的类书,又均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01册。
叶邦荣叶邦荣(生卒年未详),字仁甫,号朴斋山人、闽中逸史,闽县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历官英山(今属湖北)知县、安吉(今属浙江湖州)知州。曾于嘉靖十五年(1536)刻印三国吴韦昭注《国语》二十一卷,《天一阁书目》卷二之一著录,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存本。同年刻印宋洪迈撰《夷坚志》八十卷。又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印宋朱熹撰《楚辞集注》八卷,今国家图书馆有存。其自序云:
予刺安吉,时丙申,校《楚辞》成,明年既逢忧以归。盖尝抱《离骚》之洁,相羊于清明之时,而无所于辞也,方且叙之,以俟知者。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孟冬望日,闽中朴斋山人叶邦荣仁甫撰。
图片
由此序可知,叶邦荣知安吉是在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故其刊刻《国语》《夷坚志》的地点应在安吉而非福州
图片
;而《楚辞集注》的校勘虽然也完成于安吉,但此书的刊行,则是在二十三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其刊行地点,显然是在闽中图片
。此本版式为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今上海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等存。叶邦荣著有《朴斋先生集》十二卷,今存万历二十年(1592)闽中叶氏刊本,或为其后人所刊图片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三载:“叶邦荣《朴斋集》十二卷。字仁甫,闽县人,安吉知州。”
图片
余锓·顾霑余锓(生卒年未详),字文甫,遂安(今浙江淳安)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初授浦城知县,以清廉精干而调任闽县。嘉靖十九年(1540),在闽县刻印明胡世宁《少保胡端敏公奏议》十卷,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双边。今国家图书馆、宁波天一阁、福建省图书馆有存本
图片
。按,此刻本在有的书中又被称为是顾霑刻本,缘于此本卷端有“闽令顾霑,学生黄以贤校”一行;因顾霑系海盐人,故此本又被误为浙江刻本
图片
。实际上,余锓刻本、顾霑刻本为同一刻本,刊刻地点在闽县。有意思的是,余锓与顾霑二人,一为遂安人,一为海盐人,均浙江人氏;二人又先后都担任过闽县县令。此书刊印之时,是在顾霑任闽县令之际,卷端“闽令顾霑,学生黄以贤校”,意为闽县县令顾霑、闽县县学学生黄以贤校正此书。
顾霑(1505—?),字少雨,号横山,海盐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初知禹城,调闽县。传载《海盐县志》卷一五
图片
。据《闽侯县志》卷五八《职官》载,明嘉靖间有15位县令,余锓与顾霑分别为第三和第七任图片
。《新修浦城县志》载余锓事迹:“余锓,遂昌人。嘉靖元年,由进士宰吾邑。慈惠爱民,修葺学宫,讲明经术,以荐调侯官县。民歌之曰:'公来浦,民得所;去不复,民何怙。’父老传为循良第一,后官至布政使。”图片
余锓首任浦城县令是在嘉靖元年,次任闽县县令则应在嘉靖四年至五年间,这与顾霑官第七任闽县县令是在嘉靖十九年,在时间上吻合。但此处缺少一个环节,即嘉靖十九年刊刻此书的既然是余锓,那么,余锓此时就应还在闽任职,但这在乾隆《福建通志》《浙江通志》有关余锓的事迹中图片
,均无记载。幸好,今福州鼓山灵源洞西向有陈卿等题名的摩崖石刻,正好补上了这一缺失的环节。此石刻高125厘米,宽66厘米,楷书,纵5行,字径7厘米。文曰:嘉靖己亥五月廿一日,左布政使宜宾陈卿、按察使荣昌喻茂坚、右参政思南田秋、副使遂安余锓、慈溪沈一定、德清沈师贤、都指挥辽阳王国贤同中书舍人余姚谢豆来。
图片
嘉靖己亥是嘉靖十八年(1539),本年余锓已官至参政副使,则次年以此资历,才有可能在闽县刊刻《少保胡端敏公奏议》,闽县县令顾霑、闽县县学学生黄以贤才有可能为之校勘此书。
喻政喻政(生卒年未详),字章澜,号正方、鼓山主人等。江西南昌人,铜仁(今属贵州)籍。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万历间,官福州知府。
万历三十九年(1611),喻政在福州刻印其自编《茶集》二卷。《西谛书跋》著录云:“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闽刊本。首附《烹茶图集》,末附《茶事咏》,均不分卷。明南昌喻政选辑,上卷为文类,下卷为诗词类。《烹茶图》传为唐寅笔,喻政得而宝之,因集诸名士题咏,并图刻为《烹茶图集》。此殆为刻《茶集》一书的缘起。喻序作于万历三十九年,刻于福州。”
图片
此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万历四十一年(1613),喻政在福州又刻印其所编《茶书》三十三卷。前有万历壬子(1612)西陵周之夫序、晋安谢肇淛序,癸丑(1613)鼓山主人喻政自序。序者周之夫,湖北麻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万历壬子历官福州府推官,天启间升任温州知府。此书版式九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下记刻工“刘俊、魏泗、江忠、张四”等。该书取古人说茶论著二十多种,均为如《茶经》《茶录》《茶话》《茶考》等流传已久的名篇。此书流传甚少,今仅国家图书馆、日本公文书馆有存本;收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中华再造善本》。
据清郭柏苍《竹间十日话》所录,喻政又曾刻印明邑人王应山撰《闽都记》三十卷图一卷。郭氏录谢肇淛序云:“《闽都记》,王广文懋宣所为,记闽都也。……懋宣书既成,太守江士振先生见而赏之,藏帐中者又二十五年。其子粹夫稍复润饰,以上太守喻正方先生,乃获就梓。呜呼,奇矣!自有宇宙,便有吾闽,其中经几高贤流揽叹咏,至千八百年而始有记,而其记者,与其见而赏者,木皆已拱,至二十五年而始行于世也。盖山川、郡国与文章之显晦,皆有遇不遇焉。抑吾闻之也,始乎都者,常卒乎鄙。今闽之都,非故矣,民失其业,官征其私,行旅断于昼攫,井邑墟于兵燹,缁宫琳宇半委荆榛,洞府君山尽成荒冢。每览昔人杖履行吟之所,俯仰之间,强半为陈迹矣。周之东也,诗人伤之。其言曰:'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稠直如发。’都会之盛衰,世与俱升降者也。夫欲移风易俗,则在良有司哉!则在贤士大夫哉!嗟夫!此懋宣记闽都意也,而亦喻政之梓记闽都意也。”
图片
此书万历原刊本已无存,今存福州求放心斋刻本。著者王应山,字懋宣,侯官人。其读书博览,以《春秋》教授福州、建宁府等地,从者甚众。传载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六。 袁表·马荧袁表(生卒年未详),字景从,闽县人。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万历初授中书舍人,转户部郎,终黎平知府。“与诸名士结社嵩山乌石间,精研格律,为闽人所推。”
图片
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一著录,袁表曾于嘉靖十八年(1539)刻印明沈周等撰《江南春词》一卷。文曰:“明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也。时吴中有得瓒手稿者,因共属和成帙。首有作者姓氏,自周以下共五十人。嘉靖十八年,袁表序而刻之。后有袁袠跋,二人亦皆有和作。又有张凤翼、汤科、陈瀚三人之作。卷首不载姓氏,疑刻成后所续入也。”图片
马荧(生卒年未详),字用昭,侯官人,马歘之兄。以父马森恩荫补官。万历三年(1575),马荧与袁表二人合作编选《闽中十子诗》三十卷刊行。十子均为明初福州诗人。其中所选:福清林鸿五卷、长乐陈亮四卷、长乐高棅五卷、闽县王恭五卷、闽县唐泰五卷、闽县郑定一卷、永福王偁一卷、闽县王褒二卷、闽县周玄一卷、侯官黄玄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九著录此本时不言何人所刊。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著录高棅《啸台集》云:“昔袁舍人、马参军汇刻《闽中十子诗》,收廷礼所作,亦甚寥寥。”注16由此可知,此编乃袁、马二人自刊本。其中闽县王恭五卷题目为《闽王典籍诗集》,行格为九行十九字,四周单边,白口,双鱼尾。注16〔明〕徐
图片
:《红雨楼序跋》卷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载:“袁表字景从,闽县人。嘉靖中举人,授中书舍人,转户部郎,出为黎平太守,病免。表少即以诗名,宗开元、大历作者,精严有法,著《逋客集》八卷。与张刑部炜、马参军荧相赓和。子敬烈,字无竞,有诗名。”
图片
《闽书》卷七四《英旧志》则载:“表,字景从。……善声诗,与里人赵世显、王湛、吴万全、林世吉结社嵩山乌石间,有《逋客集》八卷。”卷七六《英旧志》载:“马荧,字用昭,以父荫为南京都督府都事,雅善文辞。”
图片
张隆张隆(生卒年未详),原名珽,字仲载,古田县人。张以宁之孙。历官平阳(今浙江平阳县)教谕、南雄保昌(今广东保昌市)儒学训导。宣德元年(1426),刻印其祖父张以宁撰《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一一著录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云:“《四库全书》著录,总作《春王正月考》二卷,朱氏《经义考》同。《明史·艺文志》作《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与今本同。……前有洪武庚戌自序,后有宣德丙午其嗣孙隆初刊跋。纳喇容若取以刊入《经解》,复为之序。”
图片
张隆在跋中说:先祖讳以宁,字志道。居于闽古田翠屏山之下,因以翠屏为号焉。自少力学不倦,往宁德,受学于韩古遗先生之门。年二十七,以春秋经登泰定丁卯李黼榜进士第。复往淮南,读书十余年,后历官太学及翰苑。数十年间所作诗文,号《翠屏集》。洪武二年己酉夏,使安南,著述是书。明年庚戌春,书成,逾月疾革,作自挽诗……而逝,时年盖七十矣。……噫!先祖晚年劳心积虑而成此书,采摭群经,搜罗众说,欲以明圣经而定周之正朔也。隆愚昧不知,痛念手泽尚存,深恐泯而无传,一依旧本誊写,刊而藏之家塾,以俟诸君子而讲究焉。
图片
宣德三年(1428),张隆又刊张以宁撰《翠屏集》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九著录云:“是集为宣德三年所刊。陈琏为之序。称以宁文集为其子孟晦所编,宋濂序之。诗集为其门人石光霁所编,刘三吾、陈南宾序之。其孙南雄教官隆,复以安南稿续版行世。”
图片
此本今仅南京图书馆有存(有抄配),有清丁丙跋。张隆事迹,见载于乾隆《古田县志》卷六《选举》,记其为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志中所载仅“张隆,字仲载。以宁孙,平阳教谕”寥寥数字。据明杨荣应张隆之请而撰《故翰林侍读学士朝列大夫张公墓碑》载,张隆为以宁四子煜之子
图片
,撰此碑之时,他正历官南雄保昌儒学训导。以此证以上所引《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似乎以上两种刻本,有可能均刊刻于南雄保昌。然而,据乾隆《保昌县志》所载,张隆官保昌训导,为永乐而非宣德年间图片
。由此可知,《翠屏集》应是张隆卸任返乡之后刻印。以故,跋中所说“刊而藏之家塾”的地点应在古田。 张聘夫张聘夫(生卒年未详),字仕可,一字时珍,婺源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隆庆初,任连江知县。“其政先教化,后刑罚。民有小过,每谕以义理,令其自新。陷大辟者,求其生而不得,则曲为矜恤之。邑当倭后,赋役烦苛,独聘夫至,以正派科办,不苛细也。尤加意学校,捐俸刻《读书录》《礼训》,颁示诸生。其守官清苦,不异寒士。慈仁恺悌,出于天性。常对父老询民瘼,若家人然,久之忘其为县官也,至今谈者泪下。”
图片
《福建通志》卷二九《名宦》记张聘夫在连江“捐俸刻《读书录》《礼训》”
图片
。《连江县志》卷三《大事记》作“知县张聘夫刻薛文清《读书录》及《礼训》,颁示诸生”图片
。薛文清即著名学者薛瑄,著有《读书录》十一卷《续录》十二卷,传世刻本有明嘉靖刻本、明万历刻本、清乾隆刻本,惟此隆庆刻本罕见著录。《礼训》一书,详情缺考。《江南通志》载张聘夫在连江知县任后,“以方正不阿,调郧阳教授,寻擢国子助教。所著有《三史解颐》《两汉禁脔》《唐书管豹》诸书”
图片
。 郑奎光郑奎光(生卒年未详),字章甫,侯官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青田教谕。此后,又先后任龙泉县令、处州知府。有惠政,著《南明山志》四卷。明亡不仕。著作有《騪粟暇笔》四卷,《史甓》四卷、《南明山志》四卷和《大易解》等。
崇祯六年(1633),刻印自纂《騪粟暇笔》四卷。前有崇祯六年癸酉莆田陈臣忠、侯官邵捷春、林古度三序。陈臣忠序称“是集也,仕优而学,铅椠自娱,经世名言,罗为奚囊之秘”
图片
。由此可知,此为郑氏“铅椠自娱”的自刊本。半叶八行,行十九字,白口,无直格,四周单边,单鱼尾。书分元、亨、利、贞四部,每部一卷。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六辑第20册。崇祯九年(1636),郑奎光又刻印明郑善夫撰《郑少谷先生全集》二十卷、明邵捷春撰《附录》二卷。半叶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有存本。
崇祯十五年(1642),郑奎光刻印其自著《史甓》四卷。题“闽中郑奎光章甫辑”,半叶八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今辽宁省图书馆存。清郝玉麟等《福建通志》载:“郑奎光,历南户部员外,著有《騪粟日抄》行世。出守处州,有惠政。以老乞归,复著《大易解》存于家。”
图片
由于郑奎光宦迹基本都在处州境内,故其在处州留下的几处摩崖石刻,有助于了解其生平。一是天启三年九月在青田县太鹤山混元峰所刻“长松介石”,落款“三山郑奎光书”。二是同年在太鹤山刻杨枝观音像。像高600厘米,所刻人物身着衣袍,右手执杨枝,左手端净碗,赤足男相,具有唐代画像风格。落款题“闽弟子郑奎光书”
图片
。 周文仪周文仪(生卒年未详),名鹓,字文仪,号适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正德十三年(1518),在福建巡按御史任上,刻印明张弼撰《张东海先生诗集》四卷《文集》五卷。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原刊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集部第39册者,即以北大存本为底本影印。行款为十二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卷前有正德乙亥(1515)李东阳《张东海先生集序》、正德戊寅(1518)震泽王鏊《书张东海文集后》、正德丙子(1516)孙承恩《张东海先生诗集叙》、正德丁丑(1517)王廷相《题张东海先生集后》,卷后有弘治癸丑(1493)孟冬既望冰玉居士罗璟识语、同年李东阳识语、同年晋陵陆简识语、弘治戊午(1498)程敏政后识、正德戊寅崇仁吴钺《书东海先生集后》,而以正德十三年戊寅冬三山八十五翁林瀚撰《东海翁集后序》殿后。林瀚序云:“闽侍御周公文仪雅负才名于时,景行乡先哲弥真,特为锓梓以传,俾海滨后学得奇观焉,嘉惠之意其至矣。”
图片
《王阳明全集》卷三二《补录》中有王阳明《与周文仪手札》,文中有周文仪的生平事迹。移录于后:
宁贼不轨之谋,积之十有余年,举事之日,众号一十八万,而旬月之内,竟就俘擒,非天意何以及此!迂疏偶值其会,敢叨以为功乎?远承教言,曲中机宜,多谢多谢。所调兵快,即蒙督发;忠义激烈,乃能若此;四邻之援,至今尚未有一人应者,人之相去,岂不远哉!使回,极冗中草此不尽。友生守仁顿首。
王阳明手札正文之后,还有清代书画收藏家沈梧的题跋,文中也有周文仪的生本介绍
右王文成与华亭周侍御手札也。侍御讳鹓,字文仪,号适斋。正德甲戌进士,拜御史,巡按福建。镇守中官罗籥,骄蹇不法,疏奏戍远方。宸濠之变,文仪筹军饷,设防御,不以兵事诿守土吏。擢知潮州府知府,旋告归。性峭直,为诗文有风致,著有《适斋集》,见《松江贤达传》。武宗南巡,尝疏力陈,文成称其“忠义激烈”,确哉!此札盖在己卯夏秋间侍御巡按福建时也。丙寅十二月廿又五日,沈梧敬识于娄江官廨。
图片
周文仪事迹,又见载于崇祯《松江府志》卷三九《贤达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